疫情期间进“红区”,山东医护“娘子军”:她们的名字是专业勇敢

作者:李振 来源:人民日报 2020-03-07 13:04:50

疫情期间进“红区”,施妙手、担重任

山东医护“娘子军”:她们的名字是专业勇敢

□ 本报记者 李振

平日里,她们是能干的同事,是贴心的女儿,是慈祥的妈妈,是温柔的妻子。但当疫情来袭,她们又化身披坚执锐、冲锋在前的战士,战斗在湖北战疫最前线,守护后方亿万人健康。她们就是山东医护“娘子军”。疫情期间,我省广大女性医护工作者将扎实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勇敢无畏的意志品质淋漓展现,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值得信赖和托付的生命卫士。

2月25日,按照国家卫健委安排,我省第十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选派护理精英组成“尖刀班”,奔赴此次疫情“红区”中的“红区”——武汉市传染病专科医院金银潭医院。“尖刀班”的15名成员中,有10名是女性。

“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高、任务重,正是发挥我们专业技术的时候。”“尖刀班”成员之一、临沂市人民医院护士长宋建伟介绍。初到金银潭医院,“尖刀班”接管的24名患者中,有14人病危、10人病重,其中8人气管插管、2人气管切开、10人机械通气,护理上的任何瑕疵都有可能让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零差错成为“尖刀班”队员们最严格的自我要求。每次进舱,她们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体温多少,呼吸节律、频率、深度多少,血氧饱和度多少,值班队员熟记在心。患者氧合下降,她们几人通力合作,在不影响其身上管路通道的情况下,帮助患者翻身进行俯卧位通气。长期练就的高超技能成为她们挽救生命最趁手的武器。厚厚的橡胶手套让指尖几乎丧失全部触感,她们凭经验一次次成功完成穿刺;水汽蒙住护目镜,她们透过窄窄的罅隙为患者吸痰、插管。同在医院支援的外地同行评价:“山东‘尖刀班’,确实实力过硬。”

她们是运筹帷幄的将军,调度万马千军临危不乱。“工作开展,制度流程建立为先。”作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B厅A区的总护士长,我省第四批援助湖北护理专业医疗队队长郭芳到岗后,第一时间着手流程建设。她将来自山东、北京、上海、宁夏等地91名护士分7组,每组安排护士长,每组进舱工作时间6小时。初期每班两位护士长同时进舱,步入正轨后一班一位护士长,迅速理顺了工作节奏,219张床位运转高效,送一批批康复患者出院。

是战士,就有战士的勇敢和坚忍。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山东医护“娘子军”不让须眉,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在前。

采集咽拭子是新冠肺炎确诊的第一步,也是控制疫情的基础。但对操作人员来说却意味着巨大的风险:采集过程中,患者容易咳嗽、打喷嚏,甚至呕吐,携带病毒的飞沫扑面而来。在济南市中心医院,这项工作由一支女性为主的团队一肩担起,这就是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团队。接到这项任务后,她们没有一个人退缩,争先到第一线值班。护士李杨连续5天采样,最多一次采样例数高达29例,待采完最后一例时几近虚脱。

工作条件艰苦,她们不叫苦不叫累,咬牙坚持的样子留在了每一间隔离病房。长时间捂在橡胶手套里,修长的双手变得又红又肿。长时间佩戴防护口罩,白皙的脸庞变成了难以消退的“口罩脸”。长时间穿着厚重密闭的防护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赴湖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护士王云和李莉身体出现严重不适,在值班期间出现了恶心呕吐,然而担心自己的退出会给同事们带来更大的工作压力,她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默默地咽回去,坚持到换班。

战疫一线,她们不是“美女医生”“美小护”,她们的名字是专业,是勇敢,是值得性命相托的生命卫士。山东医疗队巾帼战疫,不着红妆依旧风采!


编辑:王勇 责编: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