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领域改革攻坚专班
围绕做好资源环境领域改革攻坚工作,资源环境领域改革攻坚专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明确目标任务。按照省里部署要求和李书记、石市长讲话精神,全力推进我市“亩均效益”评价、“标准地”供给改革,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在精准、高效上下功夫,努力打破过去低效配置方式,把“好钢用到刀刃上”,让“优势资源”涌向“效益高地”。实行“标准地”供给改革,着力“筑好巢引好凤”,用优质、高效服务吸引优质项目集聚,以更便捷的手续、更高的标准帮助企业提高效益。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亩均效益”评价,实现按照单位资源产出“论英雄”,通过差别化纳税、用地、用水、用电等政策,推动要素资源良性流动,激励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
建立工作机制。健全改革攻坚推进机制,把精力往抓落实上集中,把资源往抓落实上集聚。一是组建工作专班。由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商务、能源等部门参加,抽调业务骨干,实行集中办公,实施集中攻关。二是深入调研摸底。到基层和企业一线,摸清要素制约现状,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和呼声,提高改革目标性、精准性。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题,及时商讨沟通,逐个问题、逐个项目进行解决。四是外出学习考察。积极到先进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好的做法,借鉴外部智慧,做好“对标提升”。
几项重点工作。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先期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试点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由市发改部门牵头,5月底前全面启动区域、行业和企业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工作。以评价结果实施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节能降耗激励和行政执法检查,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落后产能退出,为新上项目腾出空间。二是建立市级能耗、煤耗指标收储制度。由市发改部门牵头,结合能耗效益综合评价结果,统筹收储全市能耗指标,建立指标跨区(市)流动制度,促进资源要素集约、集聚使用,集全市之力保障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三是开展“亩产效益”评价。坚持“边试点、边推广”,由市工信部门牵头,全面开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税收、用地、销售、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数据的搜集整理,6月底前完成2019年度数据采集评价,同时尽快研究制定符合我市情况,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差异化政策。薛城区作为试点,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企业的评价工作,其他区(市)启动规下企业评价工作。四是探索推行“标准地”供应。以省级以上开发区作为试点,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围绕“标准地”供应事先评估、事前定标、事中承诺、事后监管等环节,实行“多评合一”,明确土地出让标准,建立完善“标准地”供应制度体系,除负面清单外,相关事项原则上不再开展单独评估或依法依规予以简化,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提供最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