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镜头·习近平“下团组”辨析民营企业进退之难

作者: 来源:人民网 2020-05-24 16:05:28

时间:5月23日上午

日程: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

“民营企业成长在中国希望的田野上”

“两万人的就业方向都是什么?”

会场上,听到刘永好委员在发言中表示,今年新希望集团将新增两万人就业,习近平总书记插话问道。

“养猪、食品加工和物流。今年5月以前新招了一万人,打算再招一万人。”

疫情之下,民营企业遭遇一场大考。刘永好做了一份调研。民营企业的产销、投资、就业……一项项、一桩桩,从工厂车间带到了两会会场。

听了他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环视经济界委员们,娓娓道来:

“民营企业成长在中国希望的田野上。开始是一片荒芜的田野,在夹缝中求生存。中国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发展的道路,何其艰难!这也恰恰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筚路蓝缕开出的一条路。”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路风雨一路歌。“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如此之规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如此之贡献,那确实是很了不起的。”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步伐。昔日发展红火的民营企业,在疫情之下是逆流而上,还是“深挖洞、广积粮”?选择不同,但他们有一份共同观感,感受到了党中央支持和帮扶民营企业发展的鲜明讯息。

面对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进退之难,字里行间蕴含着辩证思维和发展逻辑:

“要进一步发展,仍然是在‘难’中发展。‘难’是哲学意义上任何领域都面临的、前进道路上永恒的问题。当前,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难’也存在于方方面面。不同时期破解不同难题,现在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怎么破解民营企业发展的现阶段难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疫情期间一批新技术新业态脱颖而出,民营企业在其中表现亮眼,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王一鸣委员建议规划“新就业形态”的相关法律,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强调,新业态虽是后来者,但依法规范不要姗姗来迟,要及时跟上研究,把法律短板及时补齐,在变化中不断完善……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历史的车轮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征程上滚滚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声音坚定:“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奋斗,不断去克服困难,使我们走上实现新阶段新目标的新道路。”

“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

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

回望2020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3月初主持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谋划这场硬仗进入最后关头的攻城拔寨。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两个多月。争分夺秒,响鼓重锤。在看望经济界委员时,他分析了最新数据:“目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

陕北黄土地上的贫苦日子和青葱岁月,记录着他植根于人民的所思所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委员们回忆起当年一段难忘对话。

“我那时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日子算幸福生活?他们讲了几个心愿。”

委员们纷纷停下笔,专注倾听。

“第一个目标是希望不再要饭,能吃饱肚子。别管吃什么,半年糠菜半年粮也好。再进一步,当地的土话叫吃‘净颗子’,就是能吃上纯高粱米、玉米面。第三个目标,他们认为那就高不可攀了,‘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说是‘下辈子的愿望’。”

笑声里,很多委员思绪万千,他们年少时的记忆也随着总书记的讲述静静流淌。

习近平总书记接着说:“这些我们都一一实现了。我当时和乡亲们说,你们再努力想想呢,将来还想到什么境界。他们说,那就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

会场又是一阵笑声。

“我想这个目标也在实现中。‘金扁担’,我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他补充道,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从农产品结构、抗风险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

重农固本。14亿人,14亿张口。中国人用中国饭碗装中国粮食,这是从历史中收获的决定未来的战略判断。

“我们前段时间连年丰收,卖粮难、粮价问题也随之出现。我当时说,这都是粮食充裕中的问题,大前提、大方向是对的。对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疫情之下,习近平总书记感触颇深:“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编辑:王勇 责编: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