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均纯收入4.5万元、村集体收入200多万元 从村民会议记录中探寻潍坊松兴屯的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 来源:齐鲁网 2020-07-05 15:40:36

眼下,中荷松兴屯苹果园的600亩维纳斯黄金苹果长势喜人,这个项目是松兴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荷兰布鲁恩公司合作的。

松兴屯党支部书记徐林收说:“你看,我拿的这个苹果就是这个品种,往年就是十块钱一个。”

在松兴屯,像发展苹果这样事关村民利益的大事小情都要在会上集中讨论,并且把大伙的意见记录下来。到目前为止,村里已经有厚厚的10本会议记录。

松兴屯党支部书记徐林收说:“干什么事得记上,谁表决的,我怎么讲的,记到现在成了我们村的历史了。”

会议内容:我村一成不变的玉米小麦种植,经济发展缓慢,要想经济突飞发展,搞设施农业、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

八年前,松兴屯还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村民守着几亩薄田看天吃饭。村党支部书记徐林收上任后,在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提出要把土地流转种葡萄,每亩地一年流转费1200元。然而,很多村民却并不买账。

松兴屯村村民代表孙树英说:“如果是自己种了粮食卖了,钱在自己手里,(如果让)人家给钱,人家还不知道给不给,钱在人家手里,就是这种感觉。”

面对村民的顾虑,松兴屯提出土地流转坚持“进退自由”,村民可以流转,也可以继续种庄稼。

孙树英说:“(会上说)你们愿意种的,可以给你们留下。俺以前10亩地不是在一块地里,(书记说)你如果同意的话,给你搁到一块地里去。”

一方面把好地留给愿意继续种的村民,另一方面徐林收多方筹资100多万元,谁先流转土地,就把上一年的流转费预支给他。就这样,先后召开了20多次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议,最终形成了流转两步走,保底加分红的流转方案。

松兴屯村委会副主任徐凤杰:“保本就是1000斤小麦,你流转了土地,又在葡萄棚里打工,一天90至100块钱,一年下来三万来块钱。”

村民思想打开了,900亩鲜食葡萄大棚陆续建成,丽珠源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松兴屯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主导产业。

会议内容:关于把葡萄大棚分配入户,想承包种植的户可自愿承包,目的是为了大家受益。

正是在这次村民代表会上,原本在外打工的徐凤洲决定回村发展。现在他是村里有名的葡萄大王,承包了200亩葡萄棚。不过当初刚承包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松兴屯村民徐凤洲说:“(会上说)挣了呢就是我们的,赔了呢就是他的,一切的成本都是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钱先给垫上。”

为了尽量避免承包大棚给乡亲们带来的风险,松兴屯提出,承包大棚的农户可以零投入进行管理种植,当年卖完葡萄收入的20%用于支付前期的大棚基础设施建设,再把利润按照二八比例与合作社进行分红。

产业有了起色,村民住的却还是低矮破旧的房子。2015年,松兴屯借助政策扶持,筹资1.2亿元,建设了248栋二层楼房、6栋多层楼房,圆了农民的“楼房梦”。

会议内容:愿意搬迁的欢迎,不愿搬的不强求。让大家住上楼房,还要带领大家致富。

松兴屯党支部书记徐林收说:“老百姓想什么咱就干什么。我们房子建起来,开会就很密集了,搬迁过程中,连续10来次会,一定让他们搞明白。”

旧村评估、户型设计、配套设施、材料选用……每一步都让大伙满意。考虑到有的家庭经济困难,老房折算后,村民可以用土地流转费来抵房款,也可以由村里出面帮忙贷款。全村271户陆续从老村搬进小洋楼,徐凤洲夫妇也喜迁新居。

记者问:“是不是感觉现在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徐凤洲说:“是啊,过去一年吃苦受累的,才挣几万块钱,现在一年挣几十万,就是想也不敢想,来我们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都到我那葡萄园里采摘,腰包越来越鼓了。”

村民搬迁以后,松兴屯又建了128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和中荷果园基地,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去年松兴屯人均纯收入达到4.5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00多万元,分别是2011年的9倍和100倍。

闪电时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按规律办事”。松兴屯的好图景正是因为顺应了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律,真心真意为村民着想。

实践证明,凡是搞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效果比较好的地方,都是因为农业生产大多已经工程化、机械化,土地流转和托管经营达到一定程度,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入新的阶段,各方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必须更加注重顺应发展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精准把握不同乡村所处的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稳妥推进。

只要我们积极把握和顺应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

编辑:池研 责编: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