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新常态下 市民健康管理建议

作者:刘军 来源: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0-10-24 08:50:59

枣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军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但全球疫情仍在加速扩散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始终存在,部分地区也持续出现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同时,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不能忽视流感等秋冬季传染病对疫情防控的影响。作为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控基本知识,践行文明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抵御传染病威胁。

1、良好习惯要保持

勤洗手:外出返回、咳嗽手捂后、饭前便后、烹饪或准备食物前,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和流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不要用脏手接触口鼻和眼睛。

勤通风:在空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居家每天开窗2—3次,每次20—30分钟。秋冬季早晚温差较大,适时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在开窗通风过程中不要着凉。

讲卫生,守礼仪:讲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讲究呼吸道礼仪,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避免与有发热、咳嗽症状者近距离接触。

吃熟食、喝开水:肉蛋奶及水产品要充分煮熟后食用,不食用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2、个人防护不放松

戴口罩,重防护:正确选择并规范佩戴口罩既可保护自己不被他人传染,也是保护他人不被自己传染的有效措施。要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习惯,在通风不良的密闭场所或者与他人距离小于1米的室外场合必须佩戴口罩,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医疗机构就诊或陪同时要全程佩戴口罩,不要随意将口罩拉下,露出口、鼻,甚至摘下口罩。

少聚集,不扎堆:人员聚集会给流感、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提供机会,我们要牢记“一米线”,即人际交往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去超市、商场、农贸市场时,应尽量避开客流高峰期,尽量缩短在公共场所的停留时间;尽量选择走楼梯,若乘坐厢式电梯,应分散乘梯,避免同梯人员过多过密。

提倡电子支付:减少接触共用物品机会与数量,降低接触传播风险。

3、文明健康新风尚要推行

提倡分餐,使用公筷公勺。外出就餐时,应选择正规、环境整洁的餐厅。排队等候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提倡分餐制,对无法分餐的,应使用公筷公勺,防止交叉污染。

生熟分开,拒食野味:生熟食物分开存放,烹饪过程分开操作,生熟砧板刀具分开,使用后及时清洁;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

4、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学习知识,合理应用:主动从官方渠道和专业机构、专业人士获取健康知识,做到科学防控,不轻信、不盲从、不恐慌、不松懈,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免疫力。

增强责任,服从管理:去公共场所时,应主动出示健康绿码,接受体温检测,健康出行;到过疫区、或有密切接触时按有关要求主动报备和监测。

做好监测,尽早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时,建议及早就医,切勿延误治疗,就医时应佩戴好口罩,乘坐专车就医,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患病期间应遵医嘱,住院或居家治疗,应多休息,避免外出,更不提倡带病坚持工作或学习,避免传染他人。

5、按程序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照免疫规划程序按时接种疫苗,老年人、体弱者、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也应接种相应疫苗。

此外,均衡营养、适当运动、多喝水、保证充足睡眠,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做到食物多样,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对正常成年人,每天运动不少于半小时,相当于6000—10000步的运动量,每周5天以上;每天饮用大约1400—1600ml的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睡眠7—8小时。


编辑:马园亮 责编: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