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创新中推进文旅融合

——我市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作者:王兆虎 来源: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0-12-08 11:02:52

“十三五”以来,我市把发展文化和旅游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加快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围绕“重点工作攻坚年”有关要求,深化文旅融合,聚焦改革创新,全市文化和旅游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我市文化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文化+”新兴业态不断发展,文化创新驱动格局初步形成。精品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已形成以台儿庄古城、微山湖湿地公园、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冠世榴园、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精品景区集群。

建设重大项目 优化发展环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工作,将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形成“一核、两带、四极、十片区”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兼顾组合的文化旅游空间格局。成立了市政府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文化创意专班、精品旅游专班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全市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台儿庄古城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实施意见》《枣庄市精品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枣庄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系列纲领性文件,为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地组织保障和政策保障。

同时做好文旅项目的筛选、包装和推介工作,健全完善定期调度、政策帮扶机制,全市调度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共计44个,2020年度计划总投资47.878亿元,运河印象文旅小镇、墨子文化城等一批在建重点文旅项目加快推进。组织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培育评选,依托各区(市)城市设施和重点景区。

抓住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机遇,台儿庄区编制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相关战略规划,与功夫动漫公司合作投资5亿元的大运河动漫产业暨大运河IP项目已签约实施。滕州市、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积极融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形成枣庄文化发展新轴线。

开通了枣庄市全域旅游直通车,台儿庄区、山亭区、滕州市入选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我市被列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单位,台儿庄区成功创建首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台儿庄模式”》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发展典型,滕州市被列为省级旅游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

深入实施“旅游+”“文化+”战略,培育红色旅游、研学旅游、运河旅游等新业态。“旅游+康养”,台儿庄古城药典博物馆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旅游+农业”,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葫芦套乡村旅游集群片区等14个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发展,现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国家级乡村旅游模范村4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01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68个、山东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367家。

推进智慧旅游 服务文旅惠民

我市不断加快推进景区新型门票预约系统建设,目前9家景区已完成与省旅游景区预约平台的对接,借助“智慧旅游”触摸屏综合信息发布系统在BRT站内及游客市民密集处布置安装16个旅游触摸屏查询终端。深入实施厕所革命、道路畅通、标识提升“三大行动”,已创建枣庄市旅行社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5个、A级景区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5个、乡村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4个。扎实推进旅游市场监管和行业安全工作,重点针对“黑社”“黑导”、不合理低价游等重点难点问题实施源头治理,强力抓好旅游市场执法监管,全市旅游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按照“政府树形象、企业做市场”的原则,我市采取“政企联手、资源整合、上下联合、文旅融合”等形式,发挥台儿庄古城品牌带动溢出效应,构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旅游联合营销格局,叫响“运河明珠 匠心枣庄”“铁道游击队的故乡——枣庄”文化旅游目的地。组织我市重点文化和旅游企业参加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暨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协同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介。 

第四届枣庄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暨“提振文旅 畅游枣庄”活动于4月30日启动,一直持续到10月份。推出了“文化体验”“红色旅游”“健身康养”“乡村自驾”等八大主题78条产品线路以及丰富多彩的100余项主题活动,以重大文旅惠民活动为抓手激发文旅消费潜力。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我市组织台儿庄古城等重点景区率先向临沂市、枣庄市、济宁市、菏泽市四地市实施同城化居民门票优惠政策,满足游客出行需求。

举办了“好客山东·匠心枣庄”文旅嘉年华暨2020第四届“鲁风运河”美食节活动,以“赏枣庄美景,品美好生活”为主题,内容涵盖“好客山东·百团山东行”枣庄之旅启动仪式、评出一批枣庄市“六好”文旅产品、第四届“鲁风运河”美食节、线上线下文旅博览活动等。

注重保护传承 打造惠民品牌

我市还不断加强基本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启用了枣庄市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实现了全市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动态管理。推进《薛河流域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扎实推进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加强对薛城遗址、北辛遗址、苏鲁豫皖边区农民抗日训练班旧址等大遗址、文保单位的保护维修。大力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迹、古村落、古文化街区的发掘、抢救和保护,打造一批综合性、活态化乡村博物馆,14处文化遗产入选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

成立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负责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申报等工作,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评选确定了我市首批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馆)、3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2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滕州市姜屯镇、市中区齐村镇等被命名为全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

我市现有博物馆22个,公共图书馆7个,文化馆7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65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525个,形成了市、区(市)、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的格局。

全市文旅系统广泛开展“群众文化艺术节”“百日消夏广场演出”“戏曲进乡村”等重点文化惠民活动,年均组织各类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送戏下乡2200余场。戏曲大拜年、峄城欢乐汇、“我们的中国梦”——新春灯谜会、“我们的节日”——民俗文化闹新春等被评选为山东省冬春文化惠民活动品牌。连续举办五届枣庄市群众文化艺术节,涵盖庄户剧团展演、读书朗诵大赛、舞蹈和广场舞大赛、声乐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主题活动,提升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参与度、知晓率、满意度。

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创排了《芳林嫂》《八姐传奇》等优秀剧目,柳琴戏《芳林嫂》入选笫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柳琴戏《八姐传奇》入选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剧目,柳琴小戏《返航》入选第三届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作品展演活动,文艺作品舞蹈《金簸箕》、柳琴戏《爱在新时代》在山东省小型题材文艺作品展演中获一等奖。(记者 王兆虎


编辑:马园亮 责编: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