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现承诺

——枣庄市五年脱贫攻坚纪略

作者:柴可立 来源: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0-12-21 08:59:04

以积分换实物,山亭区建立“美好生活互助会+爱心超市贫志双扶模式。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2018年新年贺词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

扭住深度贫困区域、“老病残”特困群体、深化到户到人精准施策三大工作重点;

开发式、保障性扶贫并重,外力帮扶内力激发并举。

……

五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始终坚持高点谋划高位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先后出台各类文件意见130余个,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脱贫攻坚责任。坚持“扶贫先识贫”,有效解决“扶持谁”的问题;严格“责任落实到人”,有效解决“谁来扶”的问题;贯彻“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方针,有效解决“怎么扶”的问题;树牢“精准脱贫”目标导向,有效解决“如何退”的问题。不断健全完善脱贫攻坚的领导体系、政策体系、制度体系、投入体系、责任体系;构筑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全社会共同发力的大扶贫格局。

伴随着“十三五”,全市4.1万户、9.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196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摘帽退出,896个产业扶贫项目运营良好,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逐年提升,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

脱贫路径:

精准施策 政策集成 合力攻坚

走进滕州市张汪镇辛集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开华的家里,感恩对联一天比一天多,欢声笑语也回到了这个曾经要被病魔压垮了的小院。

张开华与妻子石红萍是一对残疾夫妇,因病因残致贫。张汪镇党委、政府对老两口实施了低保、亲情互助金、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经济困难老人补贴、游船项目分红、退役军人补贴、养老保险金、困难党员补贴等多项扶贫政策覆盖,老两口实现了稳定脱贫。

2018年,老张家通上了自来水。坐在自来水管前,张开华的老伴石红萍兴奋极了:“哪想到我能活到这一天?过上这样的幸福日子呀!你想我能不感动?我说,我怎么感谢共产党呀?那我得写!‘党给暖心水,生活幸福美!’这个对联好着哩!我就贴这水管两边了……”

五年来,我市始终力求针对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对壮劳力,通过资金支持、技能培训,发展产业,实现就业;对半劳力弱劳力,通过建设“扶贫车间”、来料加工、设立公益岗等方式安置就业,实现增收脱贫。对老年贫困人口,推广土地托管、果树代管、畜禽代养等增加资产性收入。对失能病残人口,则实行政策兜底,以集中供养、邻里互助、亲情护理等扶助模式,实现生活照料。

五年来,枣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攻坚克难,众志成城,贫困户居住的危房得以维修改造;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了由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为贫困户代缴医保,对四类重点慢性病落实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症精神障碍患者得以免费救治;贫困残疾人,享受到了生活补贴、护理补贴,通过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全市贫困户实现了饮水安全。

站在村里电商一条街,山亭区水泉镇棠棣峪村支部书记廉士华感慨万千:“现在我站的地方,五年前是个垃圾场。路,全是土路,全村两台变压器,电不够用,路不能走……”

五年前,棠棣峪村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是个脏乱差的落后村,被定为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以后,在各级帮扶下,通过发展扶贫项目,现已形成129万元扶贫资产,全村贫困户年均收入达到78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生态村。

项目带动:

发展产业 全程监管 稳定脱贫

眼下正值大棚草莓上市的季节,位于市中区孟庄镇齐氏草莓园的扶贫大棚里,一颗颗成熟的红草莓掩映在绿叶间和白色的小花下。

市中区孟庄镇峨山口村总共有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的19户都吸纳在齐氏草莓园的扶贫大棚里工作。目前这19户贫困户已经全部实现了脱贫。行情好的时候,3座大棚的利润最高都能达到3万元。3座扶贫大棚所获利润也会拿去给贫困户分红,使贫困户稳定脱贫。

五年来,枣庄市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896个。截至2020年4月,已累积实现收益9671万元,收益分配到贫困户金额7213万元,留存村集体用于扶贫公益事业金额2458万元。产业项目帮扶贫困人口累积33.1万人次,其中直接参与项目产业发展累积1.8万人次;项目带动就业累积1.7万人次;项目收益分配累积覆盖29.6万人次。

为确保扶贫资金安全、确保产业项目的稳定收益,每个项目都成立管理专班,对资金使用、项目建设、资产登记、管理运营、收益分配各环节进行全流程动态监管;创新采用托管、租赁等项目经营模式;全面落实扶贫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受益权和监督权“五权”分置。

在全省率先为产业扶贫项目购买了资产保障险和收益保障险。“双保险”为产业项目损毁、收益受损提供理赔金1610余万元。这一创新举措已在全省推广。

在峄城区榴园镇大理峪扶贫项目现场,该镇党委副书记王运宝告诉记者:“仅靠我们一个镇的扶贫资金,这个项目我们做不大。市、区扶贫办来现场调研,指导这个项目,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与底阁镇两个镇一块,最终实施了联镇共建!”依靠这一扶贫项目整合、托管新模式,大理峪扶贫项目整合资金933.4万元,委托国有企业枣庄榴兴公司市场化运营,带动86个村1785户3895人稳定脱贫。

扶贫干部:

守正创新 巩固提升 牺牲奉献

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发了贫困户自主申报系统,建立了即时帮扶机制,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即时帮扶。

每村配备一名“扶贫专干”,是我市的创新之举。这是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每年10月份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是基层扶贫干部最忙的时候。为保证数据核查质量,曹鑫在剖腹产手术的第二天就让家人把笔记本电脑带到病房,开启了加班模式。

曹鑫是峄城区扶贫办信息统计组长,谈起那段难忘的日子泪流满面:“生孩子的事,乡镇的同志们都不知道,可动态调整时间不等人,数据质量要求高,别人也代替不了。现在最亏欠的是自己的家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想想一天下来的打拼,想想五年下来的付出与牺牲,换来贫困群众的稳定脱贫,换来贫困群众重新露出的笑脸,再苦再累又算得了什么?所有的付出与牺牲,值了!”

五年来,市扶贫办全力推动区(市)、镇街开展村村到、户户到大排查,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和动态调整。对贫困户脱贫质量一遍遍过筛子,排查出的问题逐条整改;2020年以来,以扶贫政策落实核验、贫困户收入核实及各级书记遍访、帮扶干部走访、扶贫干部暗访为主要内容的“两核三访”活动和以“三精三实两提升”为主要内容的遍访核查,开展得如火如荼。核验发现的享受政策和补贴发放不及时等103个问题得到及时整改;重点遍访“老病残”特困群体,针对其实际生活困难,实施到户帮扶,促进即脱贫又解困。累计解决失能照料,住房裂缝漏雨维修,门窗更新,院落规整,设施添置等问题6722户;市扶贫办每2个月组织一次脱贫攻坚督查,对督查成绩最后1位的区(市)、后5位的镇街、后10名的村(居),实行约谈问责,成绩突出的年度考核给予加分奖励。

像曹鑫这样的扶贫干部,全市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上下合力,用奉献与牺牲递交脱贫攻坚的完美答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记者 柴可立


编辑:马园亮 责编: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