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工业战略基点 撬动产业发展引擎

——访市委副书记、峄城区委书记于玉

作者:梁鸿雁 来源: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1-03-17 07:47:02

2020年,峄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7亿元,增长5.2%,全市第二;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取得历史性突破。今年,共有16个项目纳入省级盘子,创历史新高……

成绩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3月16日,就贯彻落实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精神,枣庄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市委副书记、峄城区委书记于玉。

问:峄城区是如何学习宣传大会精神的?

答:全市动员大会召开后,峄城区高站位部署、高标准要求、高规格推进,全力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落实。

一是领导带头抓学习。各镇街各部门单位组织召开专题会、研讨会,原原本本学习领会会议精神,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学,一线工作同志结合岗位职责深入学,在实践中理解、把握和用好会议精神。

二是创新手段抓宣传。坚持“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双向发力,采取“大屏+小屏”“线上+线下”的方式,持续对会议精神进行深入宣传解读,着力营造“大抓工业、抓大产业”的浓厚氛围。

三是快速行动抓推进。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积极研究制定我区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制定政策。

四是锚定目标抓落实。以“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提速”的奋进状态,先后召开了5个批次的重点工作汇报会以及驻点招商座谈会等,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分解量化目标任务,用实际行动贯彻会议精神。

问: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峄城区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近年来,峄城区聚焦“先把经济搞上去”,聚力新旧动能转换,明确六大特色产业,建立工作专班,全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一是发展动能加速集聚。实施“双千”工程,开工区级技改项目71个。丰源集团打造循环经济“丰源模式”,实现产业相联、优势互补。丰源轮胎连续3年蝉联全市企业出口创汇冠军。峄城化工产业园获批省级化工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正加速塑造。建设汉芯半导体产业园,入驻企业7家,枣庄电子信息领军基地雏形初现。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落户峄城,实现当年入驻当年签约入孵33家科技创新型企业。

二是项目招引量质齐升。在全市率先发布开放合作热力图,大力实施以企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近两年多来,先后招引过亿元项目81个,实施重点项目137个,总投资364.4亿元。

三是平台创新多点突破。深化“小升高”梯次培育行动,建立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市级孵化器和科技服务机构各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各4家,用科技创新带动企业提速奔跑。

四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创新推行容缺受理,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推出商事登记“跨省跨市通办”,建立“接诉即办”机制,打造“榴乡诉递”硬核版,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问:峄城区如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重点围绕“六大攻坚突破”,有哪些新思路、新打算、新举措?

答: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破题起势、掷地有声,让我们目标更加坚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下步,峄城区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壮大“领航”企业,以更大力度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坚定不移塑强“六大特色产业”,聚力打造具有链主地位和较强行业影响力的领航企业。支持丰源集团多元发展、强链补链,打造新的增长极。稳步化解福兴集团发展束缚,整合嫁接优质要素,实现转型发展、变道突破。推动丰源轮胎自主创新,构建外贸、内销双循环销售新模式,保持全市外贸出口企业龙头地位。推进申丰水泥、华沃水泥等建材企业绿色发展,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博瑞制药、康震生物、氨基模复合新材料等项目建设,培育化工“头部企业”。实施企业提升计划,深入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到2023年末,新增四上企业90家以上、上市企业3家、股改挂牌企业26家。

二聚焦发展产业集群,以更严标准狠抓招商引资。坚持“招大引外、招新引高”,突出“六度”标准,充分运用产业招商图谱、“四库一图”智慧招商平台和峄城招商热力图,紧盯500强企业、央企国企、大型民企、六大特色产业链主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抢抓市委、市政府建设产业促进中心机遇,充分发挥好驻点招商员作用,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力争每年招引过亿元项目30个以上、过50亿元项目1个以上。实施园区集约集聚发展,每年新增标准厂房不低于10万平方米,推动各类园区专业化、特殊化、差异化发展,构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的产业生态圈。

三聚焦完善推进机制,以更实举措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54个区级重点项目和16个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壮大经济发展“硬底盘”。围绕国家和省市重大规划布局,吃透上情“重点谋划”,做好项目筛选、包装、申报等工作。对新签约项目、“双千”工程项目、重点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持续落实县级领导帮包、专员帮包和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纵向、横向帮扶机制,变“企业由下而上寻求帮助”为“领导干部、部门由上而下主动服务”;建立三级动态预警机制,实行清单式管理,强化日常监管、动态问效。全面实施“要素跟着项目走”“四个一批”机制,完善标准地出让、项目审批承诺制度,确保项目“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

四聚焦科技创新驱动,以更快步伐助力企业裂变升级。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培育行动,着力打造汉旗科技、地平线等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小巨人”“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单项冠军”。抓住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契机,每年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不低于2个,优化创新生态。持续开展“双千”工程,改造提升水泥、纺织、造纸等产业,力争年度技改投资增幅20%以上。创新用好股权投资平台和基金支持平台,成立一支不低于2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具有乘数效应的产业企业。扎实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全力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紧密对接市“6+3”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峄榴智创·协同创新联盟”作用,深化“人才+项目”招才引智模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落户峄城,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助力赋能。(记者 梁鸿雁



编辑:马园亮 责编: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