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聚焦“先把经济搞上去”,围绕建设工业强市,积极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蓄势崛起,亮点纷呈:到“十三五”末,“四新”经济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超过 24%;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 196 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较 2015 年提高 19.3 个百分点……
3月2日召开的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发出了“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的动员令。3月19日,就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枣庄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市工信局局长谢运深。
问:市工信系统是如何学习宣传大会精神的?
答:3月2日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会后立即组织专题会议,深入研究推动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提出推进措施,推动产业培育信息平台应用,并将学习会议精神列入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机关集体学习计划。3月5日,召开局长办公(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部署具体工作任务。
问:聚焦“先把经济搞上去”,市工信系统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蓄势崛起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2020年,全市工信系统强化大局意识和使命担当,落实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部署要求,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施智能制造战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和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引领,编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三年规划,8个产品入选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6家企业列入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第二批试点示范,鑫金山成为2020年10个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之一,全面完成建设1500个5G基站的年度任务。
二是强力推进“双千”工程。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动态调整“双千”技改项目储备库,认定首批49家“双千”工程技术改造示范企业,承办4场全省技改诊断咨询公益服务现场会,全年累计入库项目716个、计划总投资814.5亿元,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652个,亿元以上项目226个。
三是深入推动“两化”融合。实施工业互联网牵手行动,与清华大学西姆学堂共同举办工业互联网大讲堂,泰和水处理、华宝牧业列入省级第三批产业互联网平台示范。组织150余名数字化转型专员进企服务,累计入企走访3.67万次,覆盖全市5329家企业,节省通信网络费用858.88万元。
四是强化企业梯次培育。动态调整30家龙头骨干企业和30家创新成长型企业名单,完成“小升规”186家。在全省率先设立“化工园区实训基地”,成功承办全省化工园区应急救援队伍技术竞赛。
问: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强工业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叠加期。市工信部门如何抓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任务的落实?
答:在全面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关键时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认真贯彻会议的要求,全力抓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各项任务落实。
一是扛起工业强市责任,全力推动产业兴市。坚定培育壮大六大先进制造业,落实好“链长制”部署要求,突出高端装备、高端化工两大千亿级支柱产业,实施好产业培育方案,全力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引领产业链优化升级、产业集群规模膨胀。加快修改完善《枣庄市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细化产业发展路径。动态管理龙头骨干和创新成长“双30”工业企业,集成政策要素滚动支持,努力培育一批过100亿、50亿、20亿的企业集团和企业。
二是瞄准转型升级方向,明确攻坚重点任务。坚持“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推动工业企业及重点设备上云,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及工业应用,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进和建设力度,全面推进智能制造三年行动。持续实施智能化技改“双千”工程,出台启动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指导意见,指导做好“双千”项目的谋划包装和论证储备,动态调整管理“双千”技改项目储备库,对重大问题提报市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打造枣庄工业“升级版”。加大省级以上单项冠军、瞪羚、一企一技术、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培育力度,分类储备摸排,建立高成长型企业后备库,精准支持一批高成长型企业快速发展。
三是树牢精准服务理念,用好用足用活政策。继续抓好“小升规”工作,强化政策辅导,加大财税支持,力争年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0家以上。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提升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服务能力,积极推动工业标准厂房建设,帮助小微企业落地成长,加速形成小微企业“铺天盖地”良好局面。全面落实好《关于支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政策措施》和《枣庄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政策》,积极推动“政银企”对接,引导企业积极争取上级股权投资资金,组织开展市级财政资金股权投资申报并做好筛选。
四是完善专班推进机制,高效推动行业发展。发挥好纺织服装、食品、造纸等传统产业专班作用,深入企业调研,梳理筛选信息,帮助企业谋发展、找合作、建项目、解难题、破瓶颈,推动产业上规模、提质量。配强机床、船舶、豆制品、石英石等行业专班,选择企业“解剖麻雀”,明确突破路径和发展方向。立足工信部门职能,密切与产业链牵头单位等市直部门联系,加强对区(市)部门和承接主体的指导,为全市“一盘棋”推进体系高效实施贡献工信案例。(记者 梁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