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离群众最近。基层党员干部每天都生活、工作在群众身边。群众盼望基层党员干部通过学党史,让作风变得越来越实;让“我为群众办实事”变得越来越好。党史学得怎么样,甚至不用说,群众从你的精神状态、从你的作风转变、工作效率提高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学党史,是一件最实的事。在学党史上,做不得秀,弄不得虚假,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取得群众“看得见”的实效,才能取得让群众叫好的实效。基层党员干部,每天都和群众打交道,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瞒不过群众雪亮的眼睛;要把学党史落实在作风建设上,越学越实,办事越来越好上。这是对学党史最好的检验,也是最实的检验;过得了群众关,才能收获扎扎实实的成效。
要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下功夫。不要以为自己身在基层,就不存在脱离群众问题;脱离群众并不是上级领导的“专属病”,谁不和群众打成一片,谁不把群众当亲人,谁不真心为群众服务,都可能脱离群众。基层党员干部,身在基层不假,但“心”在不在基层,“心”在不在群众,“身”在不在工作,这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根本。心里没有群众,心里没有党,就是身在基层,也是很容易忘记初心,也会不担当使命,也会丧失信仰,也会像浮萍浮在水面上。
要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上下功夫。实事有大事小事之分,可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尤其是作为一村、一单位之书记,要做能做的实事虽小,却是离群众最近。“把小事做好,把好事做实”,是通过学党史一党员、一书记最有说服力、最具感染力的变化。连刘备都知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作为离群众最近的党员干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党的形象。很多时候,群众看我们党,往往就看自己身边这些党员、村(居)干部。
要在树立党的新形象上下功夫。农村有这样一段顺口溜:“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别拿基层领导,基层党支部书记“不当干部”;在群众眼里,他看到的这名党员什么形象,我们党就是什么形象。学党史中,每一位党员、党员干部都要树立这样的意识:“自己怎么样,我们的党就会怎么样”;越是基层党员,越是离群众最近的党员干部,对群众影响越大。唤醒党员意识,发挥党员作用,践行入党誓言,就在把学党史变成实际行动。
要在乡村振兴上下功夫。乡村振兴是当前的一篇大文章、难文章,是进入小康社会后的又一个“战役”;作为基层党员,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应该意识到“领头雁”的重要性。不要把乡村振兴的责任往上推,要主动担起群众过上更好日子的担子,把责任主动扛在肩上,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一直飞、向前飞。学好党史的一个标志、一个变化,就是要担起乡村振兴“领头雁”的责任,发挥好“领头雁”的作用;这最能显示基层党员干部没有忘记初心,更能显示基层党员干部担当起了使命。
要在移风易俗上下功夫。有人说:农村是文明新风建设的死角,这话肯定不全面,却提醒我们: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上,农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活动,腐朽落后文化,乃至懒惰、粗话脏话、不思进取、“等靠要”等陈规陋习,对群众的影响是长期的;我们要乘学党史的东风,带头把这些陈规陋习扔到垃圾箱里,带头讲文明、树新风。让乡村处处洋溢新风尚,让乡村处处讲文明,让新风尚成为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要在照章办事上下功夫。在基层,有人会有这样的错误思想:“天高皇帝远”,认为自己只是一单位,一村庄一名“小党员”,学不学党史,守不守纪律,又能怎么样?其实,你身边的群众,有十几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都在看你这名“小党员”的表现,他们甚至以你为风向标、为榜样、为旗帜。此时,并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可能对周围群众都产生好影响或坏影响。你事事遵纪守法,处处照章办事,时时做出表率,那就是树榜样。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基层党员干部,就是群众的“领头雁”,就是开展工作、干好工作的“火车头”;你怎么样,就会对群众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一单位,在一村庄,一名党员、一名干部的精神状态,对群众的思想、对开展各项工作有着重大影响,甚至是直接影响。你的精神萎靡不振,你没有精气神,你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群众甚至就会像“老牛赶山”一样,“哪黑哪宿”,不可能把乡村振兴等工作做的红红火火,做的风生水起。
学党史,就是要振奋基层党员干部的精神,就是要提振基层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就是要明确奋斗目标,就是要带领群众把乡村振兴工作做的有声有色。通过学习党史,担起党员干部的责任;通过学习党史,学好党史,更好地发挥“领头雁”“火车头”的作用。唯有如此,才是将学党史落实到实处,才是从党史中汲取力量。这比说什么都有说服力,这比说什么都更能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
(作者为山城街道后官庄社区党支部书记 居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