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动力”赋能新衡阳

作者:张文凯 来源:衡阳日报 2021-06-23 15:54:04

在湖南衡阳,“湘南学联”闻名遐迩。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5次来衡阳,其中有两次住在这里。

青瓦屋面、杉木板墙、雕花门窗,位于湘江东岸这处建筑,是当时一个名为“浮桥公所”管理机构所在地。就是这处原本并不起眼的普通建筑,1919年6月成为了湘南学生联合会总部办公地,见证了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湘南革命史。

航拍湘南学联旧址。图片由衡阳日报社提供

湘南热血青年

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

湘南学联在衡阳组织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爱国学生运动,引起了当时身在长沙的毛泽东的极大关注。1921年10月、1922年4月,他先后两次来到衡阳,传播马列主义,指导学生运动,发展党的组织。两次来衡,他都住在湘南学联。期间,他发表了三次讲演,创建了衡阳第一个党小组——中共湖南省立三师小组。

“第一次来是夏明翰同志陪同的,那时他刚出席党的一大回湘不久;第二次来,他在湖南三师和湘南学联作了两次讲演。这两次来衡促成许多湘南地区的热血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湘南学联纪念馆馆长伍莉兰介绍说,1921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衡阳亲自发展了蒋先云、黄静源、唐朝英、蒋啸青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衡阳的第一批党员。蒋先云后来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三杰”之一。

“湘南学联和湖南三师是我党初创时期、大革命时期湘南地区革命运动的中心,不仅为湘南地区党组织的创建和革命运动的展开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而且为中国革命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骨干人才。”伍莉兰说,湘南学联纪念馆开馆53年来,接待的观众达1000万人次以上。现在,每天都有大批的党员干部和师生前来参观“打卡”,追寻红色足迹。

湘南学联旧照。图片由衡阳日报社提供

“以枪杆子对付枪杆子”

著名论断在这里提出

随着大革命的潮起,毛泽东同志把关注的目光重点转向了农民运动。1925年秋,他在赴广州途经衡阳时提出:湘南执委要派党团骨干到广州农讲所、政治讲习所学习,培养农运骨干。1927年1月,他从湘乡进入衡山境内,对衡山农民运动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随后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6月,正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大革命遭受严重摧残之际,他再次来到衡山,考察这里的农民武装斗争情况,提出了“以枪杆子对付枪杆子”的著名论断。

“除了以上5次,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还来过一次衡阳。”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谢志成对记者说,1960年1月,毛泽东同志所乘专列在衡阳周家坳火车站停留时,专门听取衡阳工业生产情况汇报后,动情地说衡阳“将来会更好”。

衡阳,一方红色热土。从这片1.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走出了一大批优秀共产党人,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时代壮歌。

“红色动力”赋能

新时代衡阳改革发展

衡阳城市新貌。图片由衡阳日报社提供

走出湘南学联纪念馆,站在湘江东岸秀美的风光带上远眺,衡阳100年来的变化尽收眼底。

过去的浮桥早已不见踪影,公铁两用桥、船山大桥及环线桥、高速公路桥、高铁专用桥、过江隧道等过江通道密布湘江城区段。

沿着湘江风光带南行,退省庵(彭玉麟故居)、欧阳故宅(曾国藩岳父在衡阳城内居所)静卧于高楼间。再往南4公里处,船山书院重现昔日风姿。隔江北眺,被誉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屹立千年。

“红色动力”赋能新衡阳。如今,衡阳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变压器生产基地,“恒飞电缆”助力“神舟”系列宇宙飞船载人飞天……

历史与现实辉映,这些沉淀着衡阳历史的标志性符号,见证着衡阳百年来的历史性巨变。

俯瞰东洲岛。图片由衡阳日报社提供

当前,衡阳正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在产业链建设、园区升级、企业上市、要素支撑、营商环境、产业升级、人才引进等方面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重点瞄准生态绿色食品、轻工纺织、汽车、生物医药等14条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全力以赴化政策机遇为发展机遇,紧扣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产业强市和最美地级市目标,努力建设富饶美丽幸福的新衡阳。

衡阳日报记者 张文凯

短评

红色血脉永流传

衡阳是全国较早燃起革命烈火的地区之一,是湘南地区早期革命活动的策源地和大本营。这座红色城市、英雄城市,拥有丰厚的红色资源,它们如同精神养分,亦深深地融进了一代代衡阳人的血脉。

抚今追昔,回望百年。我们要从这片红色沃土里吸取真理智慧和信仰力量,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火”起来,以奋进者的姿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要到基层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让红色血脉永流传、依靠群众得胜利,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张文凯

编辑:马园亮 责编: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