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地深度互动,打造科技支撑型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作者:王延斌 李才林 来源:科技日报 2021-08-18 06:03:12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李才林

每天清晨,57岁的郑礼都习惯性地到山东省费县胡阳镇的西红柿大棚转转。一年了,作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天敌与授粉昆虫研究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他吃在胡阳,住在胡阳,在风吹日晒中奔走在各大棚之间,渴望将自己的“一身绝学”播撒到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困难不少,但办法更多。深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真正来地里面写,那才叫真本事。”这是身为农业科学家郑礼的土地情怀,更是山东省农科院的制度设计使然。

一年前,山东省农科院在国内农科系统中启动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大工程——“三个突破”战略。其雄心在于它选择烟台招远、临沂费县、菏泽郓城为三个样板点,利用3年时间,选派300科研人员,用科技支撑产业,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如何确保“论文到地里面写”?在上述战略下,山东省农科院通过制度设计将科研人员“按”在地里搞科研。这使得后者的课题,瞄准了种植户、合作社、企业成长中的“痛点”,更将制约重点产业崛起的多个难题“捋成一条链”,动员多院所、多学科、多团队跟进研发,并设立“链长制”确保落地。

在院地深度互动中,费县产业出现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而驻地专家特别是年轻科研人员也快速成长起来。

这正是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长胜乐意看到的。他向科技日报记者强调,“我们既要有压力,更要有动力,既要有决心,更要有信心,山东省农科院打造的样板,就是科技支撑型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硬抽人,抽硬人”驰援革命老区,“科技引擎”来了

进入费县地界之后,路两边的奇石多了起来,它们似飞龙,似骏马,似走兽……费县,拥有我国矿藏面积大、数量多、造型奇的埋藏型地下石林。但奇石并不是这里唯一的名片。

它也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故里,近代为沂蒙革命老区,脍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调即诞生于此。

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为什么选择费县为突破点?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费县工作组组长朱立贵研究员认为:这里是革命老区,发展农业优势与挑战并存;此外,这里多山,拥有中国板栗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西瓜之乡等诸多名片……一句话,费县农业基础好,科技大有可为。

费县农业有特色,在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永祥看来,费县上上下下重视农业,科技因素亟需强化,以此带动产业升级。

革命老区费县渴望技术,渴望成果,渴望人才,而山东省农科院有技术,有成果,有热情,双方一拍即合。

去年6月30日,山东省农科院“抽硬人、硬抽人”,第一批选配科研骨干40人进驻费县;同时出台规定,科研骨干每月在地方扶持时间不少于10—15天,此举推动着专家沉下心来,俯下身子,想事干事。

与此同时,《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费县示范县建设三年工作规划》新鲜出炉。该规划梳理费县农业全产业链条,找到其中的痛点、断点,组建技术支撑专家和团队进驻,提出方案,破解难题。

“聚力主导产业,示范推广新技术58项,引进筛选新品种246个……”一年来的成绩不错,但更大的变化在于人的成长。

朱立贵总结到:农业生产是科技和人才的“试金石”,检验是否真本事和彰显真作为。经过一年驻扎,专家们的实验室思维正在向产业思维转变;条块科研惯性思维向农业发展系统性、整体性思维转变。

四个大棚只结了一颗枣,“救星”来了

在王中堂到来之前,费县农民贾理昌“刚经历了一场噩梦”。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搜集各种资料自学,用一年时间辛勤耕耘四个大棚,没想到几百颗枣树只结出一颗枣。”

“四个大棚只结了一颗枣”,他将这个枣拍下来,发了朋友圈,叫卖“五万元一颗”。玩笑中透露着无奈。

正式报到之前,王中堂博士专门协调该院8个所22名专家,对老贾的大棚里做了一次“会诊”,减产原因找到了:大棚未留放风口,未配加湿装置,花期温度过高,湿度过低,不具备枣花坐果条件;此外,绿盲蝽虫害影响了坐果。

王中堂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联合农科院其他相关所研发了低残高效精准药剂+性诱剂捕杀综合防治技术,并对大棚进行结构改造,效果明显。有了专家“撑腰”,老贾一口气将大棚数量扩至19个。

老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大棚脆枣比露地早熟近一个月,价格是后者的3-4倍,所以,当年收回建棚成本没问题。”

老贾在变,天天“泡”在枣园里的王中堂也在变。他向记者强调,在农业一线搞科研,单打独斗搞应试科研不行,我们要向多学科、多团队和多单位跨行业“集团军”突破战略转变。

从石油大学辞职创业后,胡风杰携技术创业,将农业废弃物“吃干榨尽”,每天将提纯天然气输往工厂、家庭,并形成了农废利用的“费县模式”。记者了解到,这一家企业可处理费县50%以上的农牧业废弃物。

但好景不长,非专业出身的胡风杰一度被“运行负荷低、产气量低、固液分离效率低、沼液无法有效利用”等痛点卡了脖子,由此造成了二次污染。这让胡风杰无奈,“我们本来是一家环保企业,现在反倒成了被环保治理的对象”。

瞄准上述问题,该院畜牧兽医所、资源环境所派出公共卫生、重大疫病防控、农业环境、有机肥四支创新团队30多名科技人员,分工协作,难题迎刃而解。

山东省农科院拥有11个部门、21个研究所、18处分院,粮经作物、果树蔬菜、畜禽农机等50多个学科团队。打造“费县样板”,一人作为链长、副镇长、科技副总等被推到前台,其背后是“集全院之力”的支持,有什么难题攻克不了?

科研人员深耕基层,源自一系列科研体制改革红利

放在之前,“养殖兔子、繁育兔子、销售兔子”是正宇兔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鹏的主业,但刘公言博士的到来,将这一链条延长了。

首先,刘公言根据这家企业需求,引入农科院一整套技术,包括肉兔高效饲养管理技术、替抗饲料配方技术等等,使得每年每只母兔出栏商品兔数量由40只提高至45只,断奶仔兔成活率由80%提高到85%。

此外,他与北京一家相熟的宠物食品公司联系,开发兔副产品,使得正宇兔业的产品附加值由原来500元/吨大幅提高至6500-7000元/吨。

作为2019年才入职的“新人”,刘公言这一年改变挺多。他向记者坦陈,我之前一直在做机理研究,但企业不感兴趣,他们更希望拿到成熟的技术。这倒逼自己的实验室科研思维向产业科研思维转变。

在刘公言之外,更多专家选择全产业链推广模式。这代表着专家们改变常规的碎片化技术推广模式,转向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转眼间,王中堂的挂职生涯即将结束。但他却不打算“打道回府”,而是申请“继续干下去”。而300多人的队伍中,这种选择,并不在少数。他们“舍家撇业”驻守地方的动力源自哪里?

这两年,山东省农科院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他们在全国科研单位中率先出台了“破四唯”十条意见,强化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效果等指标;他们在全国农科系统率先推行科研任务“揭榜制”和首席专家组阁制,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脱颖而出;同时,他们改革人事制度,一批年轻“首席”“80后”所长挑起大梁……

人才优势是科研院所最根本的优势。以体制机制改革换来人才活力动力,是山东省农科院一系列改革的清晰逻辑,如今,他们将改革红利释放到乡村振兴的大文章里。

他们踌躇满志,群策群力,打造样板,并渴望推而广之。三年为期,拭目以待


编辑:马园亮 责编: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