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故事丨硝烟已散,精神永存!总书记论述的抗战精神你读懂了吗?

作者: 来源:新华社 2021-09-03 23:30:00

9月3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76年前的今天,

中国人民用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

换取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

向世界展示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硝烟已散,精神永存!

曾挽救民族于“最危险的时候”的抗战精神,

你读懂了吗?

图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兵在进行军事训练。新华社发

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

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

——2020年9月3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当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

遇上一群被工业化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让中华民族挺起精神脊梁。

“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

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

冰天雪地里,杨靖宇率部与日伪军战斗周旋,

直至战死仍然保持射击姿势。

“我是中国人,我儿子当八路是我让他去的。

劝降那是妄想。”

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

不畏日军胁迫,绝食殉国。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

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

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中华民族钢铁长城。

这是油画《狼牙山五壮士》。新华社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证明,

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

只要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014年7月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

坐落于太行山东麓的狼牙山,

因为那5个纵身一跃的决然背影,

成为国人心中的精神高地。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民族危亡关头,

中国人民以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

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

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

当时的一篇报纸社评曾这样写道。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

图为抗战老兵乘车方队。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

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2015年9月2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

2015年9月3日,

在那场为纪念抗战胜利而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上,

平均年龄90岁的抗战老兵再次集结,

通过天安门广场,

接受检阅。

这是祖国和人民对抗战英雄最高的致敬,

也是对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最深的铭记。

当猖狂的侵略者凭借优势装备,

叫嚣着“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中华儿女以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奋勇抗争,

粉碎敌人的痴心妄想。

一部抗战史也是用鲜血写就的英雄史。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感恩曾经的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这盛世如英雄所愿。

图为解放区人民锣鼓喧天热烈庆祝抗战胜利。新华社发

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2015年9月3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兵力,我军1万余人,日军2.2万余人;

手枪,我军3821支,日军9476支……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里,

一张对比表,详细列出敌我力量的差距。

然而战争不仅是军事和经济实力的较量,

更是意志和信念的比拼。

14年抗战,

中国共产党砥柱中流,

中华儿女克服“亡国论”的干扰、“速胜论”的盲动,

抱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开启民族复兴新征程。

如今,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民族复兴不可逆转!

监制:赵承

策划:张旭东

统筹:张晓松、王绚、董峻

文字记者:高蕾

视觉 | 编辑:张爱芳、王秋韵、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编辑:齐鲁 责编:贺宝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