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办实事 纾困解忧暖民心

——全市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作者:刘振江 来源:枣庄新闻网 2021-12-07 13:29:59

11月11日上午10时许,家住薛城区周营镇邵楼村的54岁患者邵先生来到家门口的镇卫生院医保服务站,在提交完慢特病相关申请材料后,专家即时鉴定,不到半小时就通过了鉴定,即时享受门诊取药、医保报销待遇。这在5月份之前,患者不仅要多次乘车到区医院递交申请材料,而且至少要20天才能等到结果。这是薛城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针对慢特病患者办证审批时间长、手续多、药费负担重等问题,推行“一窗受理、即时办结”、用“小切口”解决“大民生”带来的显著变化,成为我市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见效的生动诠释。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纾民困解民忧,以增进民生福祉成效,照亮初心,点亮民生。

坚持高位推动

确保开好局见实效

知责思进,高位推动。我市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制定印发了《枣庄市学党史、转作风、抓落实 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确定为民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2批共43类。根据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及时制定出台《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任务分工清单》《关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等,及时完善活动内容,不断深化活动要求,确保实践活动紧贴实际和群众需要。

强化实践活动“三大”的具体方法路径,即扎实开展联系群众“大走访”、扎实深化民生难题“大排查”、扎实推动服务群众“大提升”,分别对“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的方式方法、问题重点、社会动员以及建立长效机制等提出了具体举措,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序高效开展。

市委常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切入点,结合选定的重点村、薄弱村,深化“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活动,围绕“五个一”(开展一次“大走访”、排查解决一批问题、送一次温暖、讲一次党课、形成一篇调研报告),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带头开展为期3天的驻村蹲点调研活动,听民声、解民忧,查摆整改问题67个。

同时,深化驻村蹲点调研成果使用,形成《市委常委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开展蹲点调研材料汇编》,“头雁效应”带动了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各级各部门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普遍问题、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累计走访群众19.5万余户,帮办实事37.5万件。

市检察院践行开门纳谏要求,开展“检察开放日”“开门纳谏”座谈会、检律座谈会等活动18次,邀请各界代表300多人次走进检察机关;以“双报到”和“为民服务大走访”活动为载体,深入企、校、社、村19次,走访群众2000多人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02场(次),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次),受益群众近5万人。

连日来,全市上下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群众关切,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和保障民生、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重点任务,拿出一批惠民利民的硬招实招,督促一批实事好事落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真正得到体现。

精准对接需求

持续解难题纾民困

光喊口号,只能昙花一现;脚踏实地,才能一路芬芳。我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优化政务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全市各级各部门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解难点、破阻点、疏堵点、创亮点,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和成效。

聚焦“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在全省率先出台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制度,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帮包部门、一名推进专员、一个推进方案、一跟到底”的“五个一”帮包服务推进机制,优选78名项目推进专员,下沉项目一线、实行驻场帮包,从项目签约落地、建成投产到成长发展等各个环节提供“一对一”的全周期跟踪、全流程服务。截至目前,项目推进专员协调解决建设问题234个,开展对上争取、牵线搭桥、党建联建等方面工作157项,有力实现了服务提效、项目提速、发展提质。全市18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39.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39.7%,超时间进度56.4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促进两提升。

聚焦农村群众盖章中存在的程序多、审核难、距离远等问题,山亭区探索运用村级“云公章”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监管“上云”、公章“回家”,让镇村干部从繁琐的盖章程序中“脱身”,减轻了基层负担,提升了村级事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方便了群众。目前,全区10个镇街272个行政村已经实现全覆盖。

聚焦营商环境,出台攻坚突破行动、优化营商环境“双20条”,成立市委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创新实施人社服务“一件事打包办”、不动产登记与缴税“一窗办结”“枣惠达”财政奖补集成服务等新模式,“企呼枣(早)应、接诉即办”平台解决诉求1万余件,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用心用情用力

切实解民忧暖民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全市上下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措并举,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六稳”“六保”工作的首要任务。围绕促进就业工作,市人社局创新“1234”工作法服务用工,即组建1支服务队、细化用工需求和供给2张清单、开展企业用工定制服务等3项行动、提供职业技能提升等4个保障,着力化解“岗位”难题。截至目前,182名服务专员采集信息8800余条,帮助512家企业解决用工4207人;支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1.79亿元,全市新增就业3.64万人。实行“免申即享”服务,通过大数据直接比对,将1000余万元稳岗返还资金直达1278家企业账户,稳定就业岗位8.05万个。

市教育局聚焦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做好“学位建设”“四项服务”“学校联盟”“云平台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5所,新增学位3.6万余个;在全市474所义务教育段学校全面铺开“小学课后延时、营养餐配送、初中学校研修室对学生开放、学校公共资源节假日向本校学生开放”等“四项服务”,惠及中小学生24.5万名;全市100所优质公办园牵头组建联盟100个,帮扶带动薄弱幼儿园309所;投资35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枣庄智慧教育云平台,集聚全市优秀教师,丰富线上教学精品课程资源,重点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全市共享。

峄城区将打造“榴乡诉递精治版”作为20件惠民实事之一,通过开发“榴乡诉递”微信公众号、app、综合服务平台等软件系统,将全区“民生、执法、发展”三个方面的诉求通过平台统一研判分流、跟踪督办、评价反馈、考核问责,形成一套科学化、智能化、专业化的闭环诉求处理机制。截至目前,共接收民生诉求18.9万件、执法诉求42件、发展诉求52件,办结满意率均为99%以上。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一件件好事、一桩桩实事、一个个难事,办进了万千百姓的生产生活中,也办到了市民的心坎上,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眼下的枣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还在精彩演绎。(记者 刘振江

编辑:马园亮 责编:侯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