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路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不久,省委即召开高规格人才座谈会,省委书记、省长及部分省委常委、副省长出席,专门听取院士专家意见建议,彰显了新一届省委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广大人才的关心支持,表达了建设人才强省的坚定信心决心。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强省之道,首在得人。实现“走在前、开新局”,引育一流创新人才至关重要。
有多重要?借用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会长于金明的发言,“山东发展进入全面求强、大踏步向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盼人才”。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也说:“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省委多次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并作出工作部署。去年底召开的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把“人才引育创新”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要抓好的“十大创新”之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引育一流创新人才,让更多“千里马”在山东创新创业赛道上竞相奔腾。
今天的山东,正在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建设人才强省,正当其时、势在必行。
何以见得?一组数据可见一斑: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500万,位居全国第三;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到114位,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4300多名,近三年集聚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218万余人;出台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做大做强人才金融服务,加快完善以“山东惠才卡”为载体的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是山东建设人才强省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
大省,大势,大事业。“走在前、开新局”,人才工作必须走在前。座谈会提出四个方面“走在前”,即在打造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上走在前,在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上走在前,在打造一流人才载体平台上走在前,在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生态上走在前。
这四个方面“走在前”,涉及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有方向引领、又有梯队培育,既有平台支撑、又有环境营造,不仅指明了山东人才工作未来发展路径,也为各级各部门提供了重要工作抓手。
融入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布局,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2+N”人才发展雁阵格局,这是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应有的样子。一方面,需要加力支持济南、青岛发挥“头雁”作用,全力创建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另一方面,需要鼓励各市依托各类园区、平台,着力塑造一批富有创新创业活力的人才集聚区,形成“雁群”格局。
人才强省,强在各类人才,不仅需要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也需要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各类人才是相辅相成的,引育人才不能厚此薄彼。要广揽博用各类人才,普惠性、个性化、特殊性政策都要一视同仁,形成各类人才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让人才群星闪耀创新山东。
人才最看重什么就要着力抓好什么。据统计,目前近八成大学毕业生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这几年,山东在人才平台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取得良好成效,下一步将实施人才平台“提能造峰”计划,建成一流高教平台,布局一流科研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这些举措无疑将给各类人才以舞台,持续有效放大人才磁场效应。
“做好人才工作,既需要具备知人善任的眼界魄力,更需要培育好人尽其才的‘生态环境’。”王学典教授的这句话,点明了良好生态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所在。“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人才工作。需要各级各有关方面持续构建产业、市场、法治、人文最优的人才生态,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爱才重才的浓厚氛围。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广大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期待更多“千里马”与山东强省建设同频共振,在齐鲁大地创新创业赛道上竞相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