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殊方式延续生命的温暖

——记“山东好人之星”伊建民

作者:杨晓斐 赵浩凯 来源:枣庄新闻网 2022-10-29 07:41:43

2022年4月29日晚7时许,69岁的他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按照他生前的愿望,其遗体捐献给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用于医学研究,眼角膜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重见光明。他见义勇为和捐献遗体(角膜)的大爱事迹被广为流传,许多市民被他博爱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感动。

这位默默无闻的英雄叫伊建民,是滕州市柴胡店镇井亭煤矿的退休人员。他生前为人忠厚善良,待人真诚,喜爱绘画、书法、钓鱼,也热衷公益事业,经常和朋友参加一些爱心捐赠、探望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伊建民在解放大桥附近勇救落水女子的事迹。

那是2019年8月28日下午1点左右,伊建民正在解放大桥附近钓鱼,突然听到“噗通”一声响,一名女子从桥上跳进了荆河中。没有任何犹豫,伊建民立即扔下渔具,跳入水中救人,随后又有两名男子路过,也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全力救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落水女子最终被成功救上岸,随即被送至医院抢救,最终女子成功脱险。据伊建民的女儿回忆,父亲当时给她讲过救人过程:由于跳河女子离岸边较远,水中的淤泥和水草较多,再加上伊建民年纪大了,体力不支,自己很难将女子拖拽到岸边,幸亏后来又来了两位好心人帮忙。但即使危险,遇到落水群众,伊建民依然奋不顾身,这是一种本能反应。

伊建民等3人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危急时刻,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挺身而出、临危不惧,弘扬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因此被枣庄市、滕州市两级政府授予“2019年度见义勇为先进市民”荣誉称号。此后,伊建民继续默默投身于公益活动,贡献着自己的热量。

2021年8月,伊建民不幸查出肺癌,女儿带着他赶赴广东治疗,做完手术后,伊建民身体逐渐好转。但今年3月份,老人的身体病痛加重,病情恶化。在住院治疗期间,伊建民依旧乐观、积极,总想着能为社会做点什么。他想起自己的朋友曾捐献了遗体和角膜,于是他也有了捐献的想法,希望为医学科研事业贡献微薄之力。伊建民委托女儿到滕州市红十字会取来了申请材料,和家人商量后,他与老伴一起填写了捐献表,并嘱咐女儿按照他的遗愿完成遗体(角膜)捐献。他告诉女儿:“希望我捐献遗体能用于医学研究,进一步提高医学技术水平,挽救他人的生命,只要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我就会感觉非常欣慰。”

4月29日晚7时许,伊建民在医院去世。按照伊建民的遗愿,家人捐献出了他的遗体和角膜。当晚11时许,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护人员来到滕州,将伊建民的遗体接走。“父亲的心愿终于完成了,我会继续照顾好家人……”伊建民的女儿哽咽着说,“父亲热心开朗,平时喜欢帮助别人,但他仍觉得自己做得太少,希望通过捐献遗体,为社会作最后一点贡献,减少疾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这是他临终最大的心愿。”

“伊建民先生是一位心怀大爱之人,活着的时候,他选择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去世之后,他捐献遗体,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捐献眼角膜,帮人重见光明。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滕州市红十字会会长孔磊说。伊建民是滕州市第8例遗体捐献志愿者,第16例角膜捐献志愿者。他将遗体无私捐献给祖国的医学科研事业,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将生命的温暖延续了下来。伊建民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却将更多的光明和希望留在了人间。(记者 杨晓斐 赵浩凯


编辑:魏松 责编:马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