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紧围绕耕地保护“三位一体”建设,保红线、守底线、促发展。10月份,全市划定新一轮永久基本农田268.2万亩,为夯实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坚决守住耕地保有量目标底线,先后制定下发系列制度文件,建立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考核机制,压紧压实部门责任,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全面建立四级“田长”体系,确保每块耕地都有田长管理,形成权责一致、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耕地保护机制。对发现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市、区(市)、镇(街)、村四级协调发力,同步推进,形成精准工作台账,制定有效整改措施,市级成立工作专班和工作督导组,现场一线督促科学快速有序稳妥推进整改,按时圆满完成各项整改任务,营造良好用地环境,做到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良性循环。
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约束性指标,确保划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目标实至名归,能落地、可考核、可追责。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占用与补划,规范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现场踏勘论证,完成了临沂至滕州公路工程(枣庄段)等重点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地块现场踏勘工作及补划工作。坚持“进出平衡”制度,不断加强土地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和审查各类建设占用耕地行为,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以及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坚决落实“严起来”监管要求,强化日常动态巡查,加大执法力度,对重点土地违法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公开查处,形成震慑效应。
数字赋能夯实耕地保护基础。积极开展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更新与监测,全面掌握全市耕地现状变化和耕地质量变化情况,有效支撑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整治、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耕地占补平衡等自然资源管理重要基础性工作的开展。认真履行设施农业用地管理职责,科学引导设施农业用地选址和节约集约用地,做好项目用地信息系统上图入库等工作,形成基础性数据。开展常态化耕地保护季度遥感监测工作,对省厅提取的耕地范围内变化预警图斑,组织各区(市)进行外业核查、举证、内业审核等工作,按时完成系统上报、报告编制等工作。充分运用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全力推进空天地执法应用场景推广落地,通过鲁地云APP和鲁地云随手拍等小程序上报疑似违法用地线索486条,第一时间为有效打击提供线索依据。
加强宣传耕保政策入脑入心。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制作发布耕地保护相关的微电影、短视频、宣传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耕地保护政策。依托“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宣传日和日常工作时机,走田间、下地头,加强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方面宣传,扩大政策知晓面,凝聚保护共识,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探索完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积极做好典型经验和耕地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各级政府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广大群众保护耕地的自觉性。滕州市荣获2021年度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县(市)全省第4名,获省自然资源厅5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省财政1500万元资金奖励。(高丽丽 冯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