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市委编办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十大创新”要求,在市县两级机关事业单位中分批开展“优职能优流程优服务”(简称“三优”)提升行动,推动机构、职能、人员全面融合,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落实力、执行力、凝聚力,有力推动了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
突出“责”字优职能
通过职能优化引领,实现由“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权责一致优化机构,坚持瘦身与强体相结合,按照“一件事项由一个科室负责、同类事项一条线运行”的思路,整合相关职能归并到一个科室,减少办事环节,将承担性质相近事项的机构进行整合,形成工作合力。理顺关系细化边界,全市共梳理职责边界事项953项,其中梳理后新增10项职责边界,对130项职责边界进一步细化,推动相关部门“各进一步”压实责任,坚决杜绝“各退一步”推诿扯皮。抓住重点压实责任,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两项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推动各级各部门明确牵头科室和责任科室596个,全力建好履职主阵地,将78个部门“三定”规定中有关“指导”职责表述,调整为“负责”或“承担”。提升议事协调机构效能,重新梳理各类市委市政府议事协调机构(重点工作专班),职责重叠、职能弱化及任务完成的机构拟进行合并撤销,拟保留的机构全部明确工作规则,健全会议审议、分工落实、调研督导等工作制度。重点细化50个涉及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议事协调机构职能运行清单,把838个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细化到865个承办科室。
突出“快”字优流程
优化审批流程、协作监管、统筹管理模式,实现工作运行横向互联、纵向互动、上下联动。简化事项办理流程,优化部门审批事项流程,对重点事项确定主办科室和配合科室,梳理关键环节,制定优化措施,明确工作流程和质效。推进执法协作监管,梳理审批监管清单200项,明确部门、科室之间的主办协办事项职责、审批环节、牵头科室和具体承办人,打破部门层级壁垒;健全综合行政执法监管协作机制,对单独设立执法队伍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执法队伍人员在机关科室驻点办公和“科室主建、支队主战”协同监管模式,未单独设立执法队伍的部门,明确综合执法牵头科室,统筹相关科室和事业单位工作力量,集中开展现场踏勘、企业检查等现场工作。创新统筹管理体制,建立科室结对、驻点办公等模式,实行“同事同考”,完善机关与事业单位有统有分、有主有次的履职机制。
突出“实”字优服务
在优化政务服务等领域推出一批改革创新举措,进一步精简办事步骤、提升服务质量。制定惠企优企举措,推动部门围绕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制定制度措施815项,开展营商环境“大家评”“回头看”等活动,把市场主体和群众的呼声当作下一步优化提升的方向;在全省率先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探索市级领导、市直部门单位、项目推进专员、项目建设单位“四位一体”的帮包服务新模式,及时梳理化解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推出“枣办好”政务服务品牌,以数据赋能为基础打破“信息孤岛”,推动政务服务向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方向改革;在全省率先建设“枣惠达”财政奖补集成服务平台,审批环节精减1/3,申报材料减少1/3,办理时限缩短1/3,实现“一网通办、即申即办”;打破地域限制,企业登记注册当地受理、异地发证,省内通办、跨省联办。开展窗口走流程行动,开展“我当接线员活动”,推动领导干部定期以普通办事群众身份到“窗口”全程体验现场咨询、窗口办理等环节,广泛听取企业办事人和群众的意见,及时调整优化群众办事流程。用好政务服务“找茬吐槽”机制,通过“12345”市长热线、“爱山东·枣庄”APP、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开展市场主体满意度调查,探索建立“办不成事”登记窗口,倒逼流程再造、服务提速。(记者 杨晓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