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不尽的黄河故事,诉不完的黄河情怀!山东这样书写新时代黄河文化新篇章

作者: 来源:闪电新闻综合 2023-05-06 16:24:13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5日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更是一条亘古不息奔腾宣泄的精神文化长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黄河文化,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黄河入海口所在省份,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是山东的使命和责任。近年来,山东深挖黄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通过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沿黄河“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山东特色文化平台“黄河大集”、黄河文化论坛等一系列活动,让黄河故事传遍世界,更让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重焕生机。

从《儒典》到“中华手造•山东手造”精品展,在尼山向世界展示黄河文化魅力!

在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儒典》首次亮相。它从传世儒学文献中遴选4789卷经典著作最优良版本编纂出版,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尽收两千多年儒学精华,成为黄河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本次论坛上,另一部论述黄河文化发展史的《黄河文化通览》举行首发仪式,它通览黄河文化的变迁历程,展现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的发展样态。同时借助尼山论坛的平台,“‘中华手造•山东手造’ 精品展”亮相尼山。整个展厅主要有五种主题色:朱殷色、流黄色、藕白色、艾绿色和天青色。这些色彩由黄到蓝,象征着由黄河进入大海,向海发展、面向世界的手造格局。

本次展销活动设一个主展区与两个分展区。精品展展区,是本次展销活动的主展区,分为“山东手造”“中华手造”“国际手造”三个展区和“精匠绝造”手造体验区,通过各类精美的手造实物,展现不同国家、民族、区域在不同文化背景浸润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造物智慧与生活方式,体现“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共同愿景。

以黄河文化体验廊道为轴打造生态旅游新名片讲好“黄河故事”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黄河流域积淀了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资源。山东黄河文化体验廊道是黄河文化资源富集、展现黄河文化多样性的代表区域,同时也是山东“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年初,随着山东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启动,山东通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黄河两岸丰厚的文化资源焕发时代活力。在此带动下,很多沉睡的文旅资源华丽转身,“沿着黄河遇见海”正成为“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新体验。

串联沿黄市县文旅资源,打造生态旅游新名片

山东黄河流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遗产4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1处,泰山、曲阜“三孔”、“天下第一泉”等景区享誉海内外。丰富而独特的文旅资源,成为山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

沿着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各地市做足做好“生态+旅游”文章。

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市,菏泽打造了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策划推出黄河风情逍遥之旅、黄河历史寻访之旅、黄河生态研学之旅、黄河文化研学之旅等黄河主题旅游线路,全力推进黄河生态旅游发展。

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济南以特色的生态环境资源为基础,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围绕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进一步拓展生态旅游市场需求,壮大生态旅游市场规模。

作为黄河生态文化的标志地,东营充分发挥入海口独特区位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形成了以移民文化、湿地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石油文化等交融并存的黄河口文化。统筹推进黄河沿线精品文旅项目建设和生态旅游产品打造,推出一批主题鲜明、布局合理的黄河生态旅游线路,培育一批“黄河风情村”和特色民宿。

山东以黄河文化体验廊道为轴,将沿线各市县的文旅资源串联起来,全力塑造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新优势、新亮点。以生态旅游区创建为抓手,立足丰富的黄河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形成高品质黄河生态旅游产品供给,精心培育和打响黄河生态旅游品牌。

传承守护黄河文化遗产,讲好山东“黄河故事”

在文物保护方面,实施定陶汉墓、济南明府城等一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做好焦家遗址、铁门关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推动黄河干支流线性文化遗产廊道建设,对东平湖三河六岸、济南百里黄河遗产带、入海口盐业遗址群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连片保护。加大黄河流域革命文物保护力度,对刘邓大军渡黄河指挥部旧址、羊山战役战地医院旧址、王文抗战旧址等进行修缮保护。

在非遗保护方面,加强对“尧的传说”“泰山传说”“祭孔大典”等涉及中华民族文明发源、文化发祥重点非遗项目的研究保护,推进龙山、曹州、泰山、邹鲁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开展文化生态名村名镇评选,成立“黄河流域振兴传统工艺城市共同体”,促进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合作。

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遗产,文艺宣传很重要。全省文艺工作者聚焦黄河文化主题,充分运用舞台艺术、美术创作、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等方式,加大传播弘扬力度,彰显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打造“黄河大集”文化展示平台,擦亮“好品山东”金字招牌

“黄河大集”是山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两创”要求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打造沿黄文化体验廊道,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而策划推出的品牌活动,是黄河文化在当下的又一次生动展示。

济南的仲宫大集和西营大集、青岛的李村大集和泊里大集、号称“山东第一集”的潍坊大集……这些历史名集没有在社会更迭中消失,也没有在城市化进程里隐去,而是在无限延展中呈现日子里鲜活热闹、生动质朴的那一面。同样生机勃勃的还有各种优秀的民俗、手造等,它们一次次带起流行的文化风潮。“传统”是文化的一个时间标签, 也是文化经历时间检验、沉淀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至今天,正得到一系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为黄河大集的金字招牌“好品山东”靠质量说话,圈粉无数。比人高的章丘大葱,比纸薄的周村烧饼……琳琅满目的“山东好品”加上烟火气十足的民俗文化,“黄河大集”的创新形式,燃旺城市烟火气,激活文旅消费新潮流。据了解,“黄河大集”还建立“电商带货+广播带货+电视购物”融合联动平台,整合山东特色好品、好年货供应链,满足更多地方民众享受山东品质好货的需求,也将让“好品山东 好客山东”成为更多消费者的认知。

大集是中国人民的创造,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大集里有中国人民的文化记忆,更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足迹。山东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高度,对省内的大集资源进行整合,由省委宣传部等13部门共同打造“黄河大集”品牌。全省16市特别是沿黄9市25区县深度参与,结合本地资源特色,把传统乡村大集与直播带货、惠民演出、文化体验等相结合,把传承文化和发展经济进行创新结合,给持续复苏的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让黄河故事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黄河文化论坛引发强烈反响

4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黄河文化论坛在东营市举办。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嘉宾代表围绕“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主论题和“开启黄河文化国际传播新篇章”“弘扬黄河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分论题,碰撞思想、深入对话,共谋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路径,更好地推动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同时,论坛期间还举办黄河大集暨“沿着黄河遇见海”沿黄九省区手造民俗展。来自沿黄九省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造文创产品得到集中展示,民间艺人也以独具特色的歌舞和音乐,奉献充满黄河风情的特色演出。据悉,共有80余项非遗手造项目及文创精品,500余种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在“黄河大集”上进行展示、宣传、销售。

在本次黄河文化论坛中,沿黄九省(区)黄河文化国际传播协作体成立、黄河文化研究院揭牌,为黄河文化在当代的研究、发展、传播,提供了一个足够宽广的平台。以“开启黄河文化国际传播新篇章”为主题的黄河文化国际传播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开展圆桌对话,为黄河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新智慧、新方案,有利于通过交流互鉴实现“美美与共”,共同汇成“一条大河”的绚丽画卷。

作为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东有着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近年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积淀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情操,蕴含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通达求变的创新基因、兼收并蓄的开放理念、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同根同源的家国情怀,凝聚着走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作出具体部署。山东将坚定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紧紧扭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全力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文化“两创”新标杆,奋力书写新时代“黄河故事”的山东篇章。

闪电新闻记者 杜小康 综合报道

编辑:刘福龙 责编:马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