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九千“职称农民”带活齐鲁乡村

作者:杨守勇 邵鲁文 来源:新华社 2023-07-22 17:35:54

半月谈记者 杨守勇 邵鲁文

作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省份,山东有着丰富的农村人才资源。为有效激发人才活力,2018年以来,山东逐步探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全省9063名有能力、懂市场、会经营、敢创新、勇开拓的“土专家”“田秀才”获评各等级职称,有人甚至“一步到位”直评“正高”。在9000多名“职称农民”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技术农民把论文写在土地上,推动全省乡村振兴阔步前进。

农民也能评职称

“长期以来,农业系列职称评定主要面向农业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普通农民参与职称评审的极少。”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说,一些具有一定科技知识和生产经营水平的农民“土专家”,同样需要职称认可。

2018年,东营市在山东率先启动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工作。当年12月15日,东营市首批职业农民职称评审会议召开,31位农民走进考场参加现场答辩。时任东营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科长高士友回忆说:“原来还担心有人缺考,没想到所有参评人员悉数到场,有的农民还非常用心地准备了PPT。”

农民也能评职称!东营试点带来了一股冲击波。2019年,山东将试点扩大至济南、青岛等13市。2020年,山东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文,面向全省全面推开评定工作。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钟建军说,山东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分为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名称依次为农民助理农艺师、农民农艺师、农民高级农艺师、农民正高级农艺师,它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标志,不与岗位和聘用等硬性挂钩。

山东采取“基层推、行业管、专家评”的评审方式,评审范围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的骨干人员,事业单位人员不在其中。同时,山东探索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农民,可“一步到位”直评高级职称。

不唯学历论文,只看技术能力

今年52岁的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逍遥村村民曹佃国,2016年返乡创业。他承包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并迅速掌握了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专业知识,成为果树种植高手。2022年12月,曹佃国获得农民助理农艺师职称。

曹佃国是“职称农民”群体中常见的一员。农民受教育经历长短不一,专心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才是根本。针对此,山东省人社厅放宽了申报的硬件条件,对学历、论文等不作要求,主要考察评职称的农民能否在农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职称评定最关键的答辩环节,评委提出的问题也都从实际操作出发,让参评农民结合自身情况回答。东营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谢秀华说,农民干什么,评委就问什么。比如“在菌种培育上,怎样控制杂菌”“从收小麦到加工成面粉,每个环节注意啥”等问题,只有那些技术扎实过硬的农民才能答得好。

传统职称评审里,往往要按初级、中级、高级顺序依次晋升,山东农民职称评审则有“绿色通道”。青岛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科负责人刘玉军说:“只要被市级以上政府表彰奖励或入选市级以上人才工程的,可直接申报农民副高级职称;获得省部级以上本专业领域表彰奖励、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工程的,可直接申报农民正高级职称。”

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农民高级农艺师李晓奇在观察盆栽牡丹生长情况。 徐速绘 摄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果树大户刘效利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他在当地种植了100亩蓝莓、200亩葡萄,年经济效益达到600万元。凭借多年深耕蓝莓产业、推广蓝莓夏伐式修剪等新技术的成绩,他获评“齐鲁乡村之星”称号。2022年,刘效利对照标准正式申报农民正高级农艺师,顺利获得通过。

政策待遇有保障,当好振兴带头人

山东全省目前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职称的农民中,高级职称有768人,中级职称2335人,初级职称5960人。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张涛说:“除了选优育强,用好更为关键,尤其要大力促进新型农民职称制度与乡村人才激励、培养制度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职称制度的引领作用。”

除了给予职称农民3000元到8000元不等的一次性补助,山东还建立起长效激励机制,在技术服务、项目合作、银行贷款、产品推介、财政扶持、评先树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激励更多乡村人才学习技术、增长技能。

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大门张村皓月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建利,在获得农民高级农艺师后,得到了利津农村商业银行50万元额度的授信。仅张建利所在的东营市,就已累计为符合条件取得职称的农民提供创业担保贷款858万元。

此外,山东还坚持评育结合,分批分类组织取得职称的农民参加研修培训、参观考察等活动,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在山东省菏泽鲁西新区佃户屯街道,农民助理农艺师孔令宽在查看黄瓜长势。 徐速绘 摄

“有职称的农民走到前面、站上讲台,操着大家熟悉的乡里乡音,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农户们解决生产难题。”张涛说,9000多名有职称的“土专家”,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不少“职称农民”积极参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农业课题,将宝贵的农业生产一线经验,融入新技术研发、新品种选育等科研项目中。

临沂市兰陵县东福家庭农场负责人张清华是农民高级农艺师,他与高校合作研发出适宜当地气候的辣椒新品种并推广种植。如今,张清华被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特聘为农民讲师,每年为农民培训授课。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相关部门还为所有“职称农民”建立档案,纳入农民培训师资库,每年组织50余期田间课堂或集中授课,年培训人员超过4000人次。(刊于《半月谈》2023年第12期)

编辑:刘福龙 责编:马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