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运:血洒上甘岭

作者:孔浩 金瑾 靖弘毅 来源:枣庄新闻网 2023-08-10 08:23:22

当年的一部老电影《上甘岭》,让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岭战役家喻户晓。在市中区振兴北路的矿务局供应处生活区内,住着一位名叫徐德运的抗美援朝老兵,他在上甘岭战役中英勇负伤,几年后才将身上的弹片取出来。

1930年6月,徐德运出生于现在的枣庄高新区张范街道小香城村。16岁那年,因为生活所迫,他在亲戚介绍下,到无锡警务区宪兵十五团通讯连当了一名通讯员。1949年8月,徐德运所在的国民党部队在四川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师部通讯员。学习一个月后,他光荣地成为一名共青团员,随即开始在四川西昌大凉山一带剿匪。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徐德运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军,1951年3月跨过鸭绿江。

徐德运说,第十二军是第二批入朝,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服装、给养等,均比第一批要强得多。志愿军第三兵团下辖三个军,分别是第十二军、第十五军、第六十军,兵团的司令员是陈赓,副司令员是王近山,第十二军军长是曾绍山。王近山就是电视连续剧《亮剑》里李云龙的原型,以骁勇善战著称。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第十二军在朝鲜战场上表现出色,打了很多大胜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于1952年10月14日开始,于11月25日结束,志愿军主要是第十二军和第十五军参战。此次战役,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双方先后动用兵力达10万余人,反复争夺43天,作战规模由战斗发展成为战役,其激烈程度是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联合国军”炮兵和航空兵对总面积不足4平方千米的上甘岭地区,共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掷炸弹5000余枚,将高地上的土石炸松1至2米。徐德运和战友们贯彻执行“坚守防御、寸土必争”的作战方针,依托坑道工事,坚决抗击“联合国军”的进攻,打出了军威和国威。共击退“联合国军”营以上兵力冲击25次,营以下兵力冲击650余次,并进行了数十次反击,共毙伤俘敌2.5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击毁击伤其大口径火炮60余门、坦克14辆,最终守住了阵地,粉碎了“联合国军”的“金化攻势”,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坚守防御作战的范例。

“在上甘岭战役中,我们驻守在阵地坑道里,因为缺水严重,很多战友牺牲在了背水、送水的途中。为了解决山上的吃喝问题,山下的战友就往山上送萝卜。战友们背着萝卜,顶着炮火前行,最终经过接力把萝卜送到了阵地上。萝卜上沾着战友的鲜血,里面还有炮弹皮和子弹头。”说到这里,徐德运老人唏嘘不已。战斗中,徐德运不幸被敌人的炮弹皮击中负伤,简单包扎后继续投入战斗,直到战役结束后,才被一位名叫许焕章的战友背下山,送到了野战医院医治。“许焕章是广东省揭阳县东湖边村人,不知道他现在还健在吗?我非常想念这位曾救过我的战友。”伤愈后,徐德运及时归队,又参加了1953年的夏季反击作战,在轿岩山一带与敌作战。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后,徐德运住在江原道金花郡大白里防城二里一位名叫金学俊的朝鲜人的家里,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金学俊比我小4岁,不知还在不在,经常想起他来,真希望有生之年再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去看看。”徐德运说。

1954年4月,徐德运离开朝鲜回国,没多久退伍回家务农。1955年2月,他通过招工进入枣庄煤矿工作,直至1984年退休。在这期间的1957年,徐德运身上手指头大小的弹片“游走”到了右胯部,因影响工作,这才去医院取了出来。(记者 孔浩 通讯员 金瑾 靖弘毅

编辑:王正 责编:马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