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两创”的尼山实践与国话担当——专访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

作者:贾倩 王雨萌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2023-08-14 17:31:57

夏山苍翠,金声玉振。尼山圣境,已被一场中国原创戏剧的顶级文化盛宴再度点燃。8月13日至27日,“尼好,戏剧!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在山东济宁隆重举行。

中国国家话剧院这支文艺国家队,缘何走进孔孟之乡;当代青年导演“穿越”回那个车马很慢、时光很缓的年代,与孔夫子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为此,“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国家一级导演田沁鑫。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国家一级导演田沁鑫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话剧院

创新突围 讲好中国故事

“4月,中国国家话剧院响应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的号召,走进山东济宁曲阜进行调研,选择了尼山。”田沁鑫说。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曲阜,提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对此,田沁鑫表示,“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正是中国国家话剧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中国国家话剧院将与青年戏剧人一起努力,为中国戏剧和国家的文化尊严,进行不懈探索和追求。

山东济宁是孔孟之乡、运河之都 图片来源:山东济宁市委宣传部

山东济宁曲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千年来,历史文脉绵延不绝,文化薪火代代相传。田沁鑫表示:“我们既感动于儒学精神的文化智慧,也感受到了强大的文化感召。我们希望更多的青年艺术家走进尼山圣境,走进文化城市济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根基,寻找文化自信。”于是“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选择尼山圣境,并得到了山东济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交融,让儒学传承与戏剧艺术相‘中和’,创造优秀艺术精品,促进文旅融合新发展,以青年戏剧人才,创意时代艺术表达。”田沁鑫还希望,青年艺术家们能够在此产生很好的创意火花与现代表达,以戏剧力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现代化转译。

双城互动 古典与现代交融

《我见夫子,是山是水》《子与阳货》《夜行记》《孔子·游》《长什么样不重要》,这是即将为广大观众奉上的五部“新经典”作品,都与孔子有关。光看这些剧的标题,让人不禁充满好奇。用田沁鑫的话说,都是和济宁曲阜、孔孟之乡气质非常搭的戏。不过,即使是“孔子”这样的题材,她认为,青年导演们也都会从现实认知上寻找切入点。

10部青年导演原创剧目将在此次活动中首演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话剧院

据悉,“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共有十部青年导演原创剧目。除了上述五部“新经典”作品,还有三部“新田野”作品:《黄鱼先生》《唧唧复唧唧》《织娘》。这些作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也与大学生返乡创业、建设家乡的人物实例有关。两部“新城市”作品是《面包会有的》《未·来》,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原型。

“这一季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探索相结合,让青年导演们得到训练。”田沁鑫说,中国国家话剧院做 “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品牌,没有严格的“命题作文”。“我们希望更多的青年艺术家与创作者们,用他们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于社会、对于文化,特别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理解,同时也希望能给青年创作者们一些基本功方面的训练,尤其是针对导演的技术性、专业性的训练。”

谈到“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一季与第二季的异同,田沁鑫表示,“第一季以古典名著改编话剧,运用‘文戏+武戏’的导演训练方法,做到古典文学‘现代化转译’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戏方面是《牡丹亭》,如何让这部文辞优美的昆曲剧本被更多年轻人所熟知,其中涉及文白之间的融合训练。武戏方面是《水浒传》,原著一百单八将的人物塑造非常鲜明,所以希望在人物塑造和可变性、流动性的调度上,让更多青年导演得到训练。第一季12位青年导演带来了12部剧,演出时间大致持续了两个月,受到很多青年观众的喜爱。而“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则走出北京,来到济宁,在田沁鑫看来,意在进行一种“双城互动”的演绎。

美美与共 文化自信沉淀艺术觉知

田沁鑫表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以文艺工作者要善于有觉知,有觉知才能有觉悟,才能有自信。

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粮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未来中国在国际传播领域也需要更多的文艺力量,需要文艺工作者塑造中国形象、叙述中国故事,去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国的文化、文明以及中国人的精神。

图为尼山大学堂仁厅 图片来源:山东济宁市委宣传部

据悉,青年导演们创作交流时常提到,“什么是文化自信?就是有一天外国人愿意看字幕欣赏我的作品”“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很自信,我们的表达像‘美美与共’这种国际化的文化定位,我们是具备的”……田沁鑫表示,这就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充分体现了中国戏剧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责任担当。

田沁鑫希望通过“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活动,让艺术家和观众们一起来讨论和畅想,能够带着文化传承的芳香创造和创新艺术作品,在走向国际传播领域的同时助力于文化强国建设。这种能够在线上、线下交流合作的艺术表达,就是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责任。

文艺工作者创新的底气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沉淀的底气,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带来的。青年导演们以现代化的呈现形式、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这其中也有世界语汇的表达。田沁鑫表示,这样的认知是文艺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建设方面的必由之路。新时代的中国艺术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以自己的方式坚定文化自信,去证明我们自己文化的价值,与世界进行交流,并影响世界。

日用即道 孔子精神浸润人间剧场

戏剧舞台和现实世界是相通的,戏剧舞台也要遵循现实世界的运行规律。

田沁鑫认为,在“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关于孔子的“问道系列”作品中,观众从中可以看到孔夫子身上生命的自觉性。这是一种民族自觉,实际上也是青年导演想在戏剧舞台上呈现的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

例如,有一部戏叫《长什么样不重要》,讲的是美院雕塑系的学生来塑造孔子形象的故事:有的学生按照历史书上的画像来塑造孔子,而有的学生则不认同孔子这个形象。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孔子到底长什么样?田沁鑫认为,其实一个人长什么样不是最重要的,更关键的是他的思想以及诚恳的做人态度。这个剧目通过为孔子塑像来寻找孔子,在寻找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思想上的碰撞,然后带领观众不断地领略孔子的思想智慧所绽放的光芒。

图为山东济宁曲阜尼山圣境 图片来源:山东济宁市委宣传部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日常与思想。在与青年导演们沟通的时候,田沁鑫多次提到,“明德”和智慧同样重要,甚至“明德”的光芒更加深刻影响人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田沁鑫表示,“知止”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于自律精神的一种认知。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其中“安”不单纯是所谓“安身立命”,其意义十分广泛,即“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每一次思考这些话,我都觉得这是大智慧。这些大智慧里包含了‘德行’以及属于中华民族的生命规律。”

“作为中国导演,我们都有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责任。”田沁鑫说,以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助力新时代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国戏剧人使命在肩,大有可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贾倩 王雨萌)

编辑:魏松 责编:马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