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热”“汉服热”“文创热”频频出圈,文化遗产旅游、民俗体验圈粉无数,国潮产品广受追捧,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后好评如潮……文脉悠远,与古为新。“怀旧”不定期登场,随后风靡,传统文化仿佛自带流量,只要与之沾边,就能引发强烈共鸣,这就是文化传承的力量。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从仓颉造字到孔孟老庄思想,从四大发明到唐诗宋词,从三星堆出土到只此敦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追索我们“从哪里来”的坐标,也是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曾经的“传统”要“在心里传承好”。
寻根溯源,从历史中挖掘文化自信的富矿。
文明弦歌不辍,文脉绵延不绝。文物是我们触摸历史、感受历史脉搏的有效途径,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近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展”亮相山东博物馆,公众通过穿越千年的涵盖了山东、河南、湖北等8省份31处遗址的335件(套)文物,触摸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碎片。近年来,山东以挖掘呈现“山东文脉”为抓手,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加强考古挖掘研究和文物保护利用,做好文物保护挖掘阐发的大文章,让凝聚先贤智慧的经典“火起来”,让沉淀着历史烟云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历经千万年冲刷磨洗的传统文化“传下去”。
充分挖掘、研究、阐释文物的精神价值,让冷冰冰的文物说话,让更多人感受到文物所承载的文化之美,激发了人们了解文物、保护文物的热情,进而让文化自信牢牢根植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充实文艺创作,用心用情讲述好中国故事。
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文艺承载着成风化人的职责,也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和时代风姿。文化的传承工作离不开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满江红》摇滚豫剧带火河南戏,《梦华录》掀起宋潮、点茶热,舞蹈《只此青绿》让我们亲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画中之境,电影《孔子》再次让至圣先师的智慧响彻中华大地……近年来,不少影视剧、歌曲、舞蹈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融入到国人的精神世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全民的文化素养,汇聚了“在心里传承好”的澎湃力量。
“盛世修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起这个词。这个宏愿,背后是深沉的家国情怀、民族情怀。“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复制回归珍稀汉籍1600余种,启动编纂6000多种、13亿字的大型文献《齐鲁文库》,计划用10年时间全面辑录整理山东历代传世文献,立起新时代“文化泰山”,山东深耕人文沃土,聚力打造研究阐释新标杆,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提供深沉的历史文化滋养。
坚持守正创新,用文化自觉激扬文化生命力。
文明和文化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流动的活水,要想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池春水,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汲取继往开来的澎湃力量,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注入全新的时代风采和文化内涵。
《千里江山图》数字展览迅速走红、文创产品开发呈现活跃景象、数字文明尼山对话推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不断超越,放眼中华大地,创新创造的活力生生不息,这之中映衬着的是中华儿女高度的文化自觉。
“在心里传承好”
“在心里传承好”揭示出文化的传承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怀着对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的认同、信任和珍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忱、坚守和虔诚,去保护、去传承、去发扬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黄河大集”让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山东手造”让非遗变得可看、可玩、可参与,“四廊一线”激活文化传承发展新势能、“山东智造”数字赋能创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当下,山东用责任、情怀和担当,书写文化“两创”的齐鲁答卷!(文/张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