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新闻网讯 近年来,市政协立足文化文史研究职责,开展枣庄历史文化研究,以“和合”理念为统领,搭建五个平台,形成了五力叠加、开放协作的大文史格局。
搭建全省知名专家平台,为文史工作引智力。广泛听取国内外优秀文史学者对枣庄历史文化研究的意见建议,特聘山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齐鲁文化研究资深专家王志民,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博士生导师王学典,中国墨子学会原副会长、山东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原副会长胡小林等12位专家学者担任总顾问和特邀编审,多次召开专业学术研讨会、论证会、推进会,着手编纂《枣庄通史》《枣庄历史文化丛书》共16卷。
搭建高校联合平台,为文史工作激活力。为充分发挥高校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活力,市政协与枣庄学院携手打造了共建枣庄文史研究院开展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平台。2022年7月8日,枣庄文史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并面向省内外招募课题负责人及创作团队,全面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工作。截至目前,研究院已召开8次专题业务会议,各分卷目录大纲及样章已进行了两轮审核论证,研究工作进展有序。
搭建市、区(市)联合平台,为文史工作添动力。加强纵向联合联动,深化市区(市)政协组织在文史工作方面的协调合作。研究工作启动以来,市政协召开了各区(市)政协座谈会、文化文史工作会议,与区(市)政协文史委联动,广泛征求了专家学者、政协常委和相关界别委员的意见建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摸清了省市专家学者底数、枣庄历史资料书籍等情况,史料征集和协作联动常态化,为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搭建部门联合平台,为文史工作提效力。我市在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常态化的同时,市政协又重点筛选了枣庄煤炭工业发展、区域抗日史、移民史、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城市转型发展、台儿庄古城建设、脱贫攻坚、抗疫等专题,征集“三亲”史料。密切与市委党史研究院、市档案馆、市社科联、市博物馆、市图书馆等的联系,不断拓展文史工作横向协作格局。同时,搭建起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组与市和区(市)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的联系平台,为研究工作提供坚强的史料支撑。
搭建民间专家学者平台,为文史工作聚合力。整合民间学者研究力量,建立全市民间专家学者信息库。组织开展了地方文献保有情况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现场征集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为枣庄历史文化研究工作提供强力支撑。(记者 贺迎秋 通讯员 耿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