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商贸物流产业是我市“6+3”现代产业中3大特色产业之一。市商务局作为该产业链责任部门,外抓招大引强,内抓挖潜培育,持续推动新型商贸物流产业更好服务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上半年,全市新型商贸物流产业累计新签约、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34个、28个;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271家、净增217家。在项目和企业的双向拉动下,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4.5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居全省第2位。
以链长制为基
陪着企业成长
在以分管市级领导为链长的直接推动下,市商务局重点对链主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大力支持嘉誉商贸、苏鲁海王、枣矿物产、当康文化等链主企业膨胀扩规、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畅通上下沟通协调机制,根据各区(市)、枣庄高新区新型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特色化产业发展路线,坚持错位、协调发展,积极争取项目用地指标,保障产业发展空间,及时研究解决产业链企业、项目遇到的困难问题。
联合统计、税务等部门,对批零住餐企业开展经常走访、精准帮包,建立“准限上”企业培育库,对2022年度符合条件的161家“达限”零售住餐企业兑现奖励805万元,支持更多潜力企业“升规纳统”。
创新“产业+金融”服务模式,市商务局与市建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筛选一批符合产业政策、潜力大、信誉好的新型商贸物流企业,由建行为其提供贷款融资等优惠服务,首批筛选6个产业项目给予支持。主动对接市人行,引导3家新型商贸物流供应链核心企业,对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动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创平台塑品牌
推动特色发展
聚焦新型商贸物流产业提档升级,我市创成了一批国家级平台和特色品牌:被国务院批复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今年5月份省政府印发《中国(枣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龙工场(鲁南)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建成运营;入选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加快打造全国唯一的枣庄闲置品流通集聚区,得到商务部等支持和指导;2个县级配送中心、8个乡镇商贸中心入选中央财政支持的县域商业建设项目清单;深化全国全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累计获得6600余万元中央专项资金支持,2022年带动社会投资约1.26亿元。
在省级品牌创建方面,市商务局指导滕州市入选全省现代流通“十强县”、市中区入选全省“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引领县”;推荐全市12家电商基地入选山东电商直播基地和电商供应链基地,其中电商直播基地数量位居全省第1位。一批特色企业、产业园区、专业市场入选全省重点培育的贸易双循环试点企业、全省重点培育的跨境电商主体、省级现代物流重点培育企业、全省商品市场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全市25个村(农村社区)、11个镇入选2022年中国淘宝村、镇,数量再创新高。
优业态创场景
强化载体建设
在铁道游击队景区举办“音乐+集市+沉浸式情景剧”的夜游集市,在东湖广场开设青岛啤酒节分会场……商务部门加快推进渔灯巷等特色商业街及传统商圈改造提升,积极融合文旅元素,培育“夜食、夜娱、夜游”等多元化、一体化夜间消费业态,点旺城市“烟火气”,打造网红“打卡地”。
市商务局牵头制定《枣庄市激发活力提振消费政策措施》,围绕提振扩大商贸消费等3个方面出台13项措施,上半年累计组织发放汽车、餐饮、零售等惠民消费券1480万元,合计拉动消费约5.5亿元;市、区(市)累计举办山东省二手车消费节、枣庄618网购节等线上线下大型促消费活动16场,引导双子星恒太城、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开展大型促销活动20余次,政企联动持续形成消费热潮。
深入开展国家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我市2个县级配送中心、8个乡镇商贸中心入选中央财政支持的县域商业建设项目清单。今年以来,围绕完善流通网“点”,新建和改造各类农产品零售网点21个,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围绕布局全域支“点”,新建和改造乡镇商贸中心4个,目前全市乡镇商贸中心(各类连锁超市)实现100%覆盖;围绕打造特色亮“点”,在全省率先评选一批特色商贸示范镇,在2022年评选5个示范镇的基础上,今年再次评选6个示范镇。(记者 王兆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