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我市立足区域经济定位,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不断健全城镇化标准体系和项目化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综合平台作用,加快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人才落户“零门槛”和引进人才“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行大中专(技工)院校毕业生“先落户后就业”政策,上半年,全市共办理市外迁入4517人,其中引进人才落户251人。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通过组织“枣庄—高校人才直通车”、开展“春风行动”等稳就业活动,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28万人;创设公益性岗位23650个,上岗20212人;推进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提升,累计开展农民工培训0.71万人次;强化用工保障,服务企业用工388次,解决用工4184人次;为197家企业发放“枣岗贷”7.34亿元,带动就业604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新建(改建)保租房已开工551套、竣工157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050户。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9所,目前已开工18所,已投入使用3所,新增学位3530个;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9所,已开工26所;为1664所村卫生室、217所中心村卫生室配备设备,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100户,新增运营爱心食堂50处。
推进智慧城镇化。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成5G基站967个,全市累计建设5G基站6889个,实现各区(市)城区5G网络的连续覆盖,成功入选新一批国家“千兆城市”。增强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搭建数据中台、能力中台、业务中台和开放中台等四大中台,基本建成“城市大脑”主体构架,已完成50个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建设优秀案例获得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峰会大奖。
推进绿色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棚户区改造已开工2779套,基本建成6829套,13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开展城市更新“九大”行动,聚力实施“1510”项目攻坚,强力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完善市政管网。完成78公里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新建改造燃气管道60.3公里、供热管道20.8公里,新增城市集中供热面积148.5万平方米。推进城市节能减排。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辆在公交车辆中占比91.1%,新增绿色建筑面积314.5万平方米,新增太阳能建筑光热一体化面积282.2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59.57万平方米。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山水林田”大会战山体治理项目已完工8处,修复治理破损山体750亩。建设提升环城绿道23.6公里、绿色生态廊道113公里,完成植树造林7580亩、修复湿地650亩;治理稳沉采煤塌陷地10.47万亩、历史遗留采煤塌陷地2.15万亩,综合修复治理采煤塌陷地220亩。
推进均衡城镇化。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下放区(市)行政权力事项9项,“市县同权”改革调整至区(市)实施行政权力事项234项,优化调整“市县同权”方式11项。引导小城镇特色发展。编制完成5个试点镇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研究确定42个重点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项目,以“项目化”方式推动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落实落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组织各类创业培训2100余人,推广“创业贷”信息化服务平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66亿元,扶持1022户自主创业人员和438家小微企业实现创业和扩大再生产,带动就业2012人,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0元,增长7.0%,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
推进双向城镇化。推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开展区(市)村集体经济专项调研,新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254个,协助派驻村制定发展规划1098个,发展培育产业项目461个,吸引、培养产业发展人才666人,解决农村群众当地就业7236人;使用帮扶配套资金建设项目463个,争取社会投资4325.80万元,新增村集体收入2021.08万元。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上半年累计完成路网延伸通达和路网改造提升工程63.72公里、路面状况改善309.3公里、村道安保工程10.5公里;整合资金2.5亿元实施“双十百千工程”,推动村庄清洁行动纵深开展,45个镇(街)建成市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街),建成率达69.23%。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推动高质高效农业全链条提档升级,上半年新签约过亿元项目13个,新开工过亿元项目9个,高质高效农业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116.67亿,同比增长16.5%;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农村电商网零额32.0亿元,同比增长20.8%。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鼓励采取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滕州市农村闲散边角地、宅基地变“宝地”典型做法被新华社报道。 (记者 刘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