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新闻网讯 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法院部署开展“执行铁拳”专项行动,加大执行力度,深化执行改革,群众胜诉权益有效实现,社会诚信氛围愈加浓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今年1—10月,全市法院执结案件19348件,执行到位金额27亿元。
加强集中执行,群众司法获得感实现新提升。聚焦涉民生、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等案件,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活动,有效攻克一批“骨头案”“钉子案”。一是统一调度执行力量。制定“执行铁拳”专项行动方案,落实“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对执行攻坚行动的组织领导。中院执行局发挥执行工作管理“中枢”作用,“一竿子插到底”直接调度全市法院执行力量、执行案件和执行行动,切实解决执行力量分散、执行声势微小等问题。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中院累计调度全市法院执行案件5273件,指挥全市法院警力2631人次。二是密集开展执行活动。全市两级法院以两周一次的高频率开展集中执行行动,同一时间集结、不同空间作战,全城“围剿”失信被执行人。2022年7月以来,中院统一部署集中执行行动12场次、各基层法院开展专项行动138场次,对3310起案件进行集中攻坚,拘传被执行人766人,拘留172人,执行完毕案件970件、执行到位金额7589万元,执行和解案件713件、和解金额7957万元。三是持续壮大执行声势。坚持“开门办案”,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等各界人士,130余人次深入执行一线,全程见证监督执行。营造浓厚氛围,发布执行短视频、微消息150余条,邀请部分媒体全程直播执行,点击阅读总量超过1700余万次,“生效裁判必须履行”的法治观念直入人心。
主动融入大局,服务高质量发展展现新作为。坚持把执行工作放到经济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牢固的基础、持久的动力、公平的环境。一是全力执行保稳定。加大刑事案件追赃退赔力度,充分保障刑事受害人财产权益。全力做好涉黑恶案件财产处置,创新采用市价格认证中心《价格认定结论》作为拍卖依据,有效压缩评估周期,做到应执尽执,确保“颗粒归仓”。二是灵活执行促发展。开展拖欠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行动,执结涉企案件1520件,执行到位金额5.4亿元,加快企业回笼资金。开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信用修复”专项行动,将1025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移出失信名单,为企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融资信贷、市场准入等方面扫清障碍,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和发展活力。三是威慑执行助诚信。打击拒执犯罪,联合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签署《会议纪要》和《联合通告》,移送拒执犯罪线索18件,判决拒执犯罪6件6人。强化失信惩戒,公布悬赏公告、失信名单56期,1044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执行威慑和舆论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不断扩大信用建设影响力,为文明枣庄、信用枣庄建设贡献司法力量。
深化改革创新,执行工作现代化注入新效能。出台《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实施细则》,依托指挥管理平台、信息管理平台、案款与诉讼费管理平台等系统,推行人、事、案“三位一体”的执行“一体化”运行模式,探索出一条“统一管理、分段行权、分权监督、规范高效”的执行改革新路径。一是统一人员管理。监管重要人事任免,辖区基层法院执行局局长任免需报中院同意,并向中院报告述职,中院根据执行干警实绩,向其所在基层法院提出任免、晋级、评先建议。建立联系帮包制度,每名中院执行业务庭长联系指导一家基层法院,帮包法院执行质效纳入执行庭长工作考核,激活执行条线管理指导效能。二是统一事务管理。制定《分段集约执行流程规范》《执行实施案件繁简分流实施细则》,加强执行工作集约管理,整合优化执行资源配置,实现“简案快执、繁案精执、类案专执”。今年以来,全市法院8项综合管理指标中,7项指标位列全省前3名。三是统一案件管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执行大脑”作用,实时对执行立案、发起查控、财产处置等重要节点,在线监控、提醒催办,每月对全市法院执行质效进行动态分析、通报排名,发布各类通报19期,调度工作200余次,督促发放执行案款533笔、6406万元。(记者 张文莉 通讯员 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