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梓博 胡允鹏 摄影 王鑫
风起海岱,老区不老。
11月28日,由山东省委网信办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承办、16市党委网信办协办的“风起海岱”改革开放45周年网评主题活动走进革命老区沂源,来到瑞阳制药,了解企业转型发展的新变化,探寻老区的改革发展新路径。
28日一早,由智库专家和网评创作者组成的团队来到瑞阳制药进行参观调研,切身感受这家企业从一穷二白到全国百强的改革与创新之路。
瑞阳制药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段艰苦的岁月,1966年7月,老一辈瑞阳人响应祖国备战备荒的号召,在无水、无电、无住房,漫山遍野都是青石岗的沂河北岸的荒山坡上,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这就是后来的沂蒙新华制药厂,也是瑞阳制药的前身。
在瑞阳制药厂房旧址前,参观团一行看到斑驳的石墙,一排排的平房,大家都颇有感触。很难想象当初只有几个人的小工厂会发展成为如今的全国医药工业百强。
经过多次的建设与改造,能够体现瑞阳制药艰苦创业的场景已经所剩无几,但是这种敢为人性、敢于创新的精神,一直传承到了今天。“如果没有不服输的精气神,瑞阳制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这种精神,就是革命老区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一名智库专家这样说。
走进瑞阳制药的非青霉素类冻干粉针制剂208智能车间,这里的生产“静悄悄”,听不到机器的轰鸣,也看不到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机械在不停运转。在这里,从药品的灌装到包装再到运输都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这样既节省了人力成本,也保证了药品质量的稳定性。
据了解,为适应行业新形势,近年来,瑞阳制药大力推进智慧工厂建设,加快技术升级,打造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朵管理云”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创新实施了无菌注射剂智慧质控系统等10余项管理系统,持续提效率、保质量、降成本。
在瑞阳制药展厅,一行人共同观看了企业宣传片,进一步了解瑞阳制药的发展历程。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大家对瑞阳制药的研发创新、人才建设、产品种类、发展规划等有了全新的认识。
据介绍,瑞阳制药每年投入研发费用占比5%以上,重点打造公司总部、济南、苏州、上海、北京、美国等六大研发中心,先后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项目13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96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目前,瑞阳制药已跻身国内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榜第60位、化药综合实力前30强。
“瑞阳制药的发展历程,就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老区沂源的发展与变迁,为沂源新医药产业做大做强起到了引领性作用。”智库专家这样说。
在随后召开的专家智库座谈会上,瑞阳制药常务副总裁张光明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与会人员从研发创新、人才培育、产业链延伸、市场开拓等方面,与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东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李继凯用五个字概括了瑞阳制药:红(红色基因)、绿(绿色低碳)、厚(文化厚重)、新(创新研发)、潜(潜力巨大)。
张光明表示,瑞阳制药将坚守红色初心,持续专注医药领域,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丰富产品结构,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以高品质的产品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