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观潮丨数万个乡村里,有数万个“山东”

作者:张静宁 来源:海报新闻 2024-01-19 20:44:31

海报新闻评论员 张静宁

过去,很多人们离开乡村,为了改变一成不变的生活,给人生创造一种新的可能。现在,我们再次走进乡村,同样是为了找寻一种新的可能。

1月18日,“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活动正式启动,赏非遗、品美食、逛大集,这些热闹的乡村活动让深藏在乡村里的传统文化活了起来、动了起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气候、环境、生存方式的不同,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处事风格和地域文化特征的不同。新时代山东的乡村文化,就藏在这些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的山野间。

乡村,是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摇篮,每一个村庄都映射着先人的深邃智慧。在山东有很多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乡村沃土,它们在传统文明与现代科技的交相辉映中焕发出新生机。

乡村手艺,是凝结了祖祖辈辈生存智慧的技艺,鲁班锁、淄博陶瓷、潍坊木版年画、临沭柳编……从画笔到刻刀,从泥土到纸张,这些技艺在齐鲁大地代代传承,通过这些可观可感的山东手造,悠久的人文历史变得立体起来,将这些工匠技艺放到春节的大集里,乡村文化便以一种更具象、更生动的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里。

乡村景观,是近几年最受追捧的乡村文化氛围之一,乡村的景观与城市不同,大多以农业活动、自然景致为背景,与乡村的人文社会生活景观共同构成,很多乡村的景观中蕴含着浓浓的诗意和历史感,比如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里峪村,依山势而建的石屋,97%的森林覆盖率,泰山老奶奶石等历史悠久的景点,都成为这一个地区的“文化拼图”。

民风民俗作为人文文化现象,包括了衣食住行的方式、婚丧嫁娶的习俗,以及一些极具特色的乡村艺术、娱乐活动,比如东营的民间戏曲赵城古戏,它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唱腔、舞蹈和道具,都记载着这片土地上的变迁。再比如胶东地区的“开洋节”“谢洋节”,这些活动都是一个地区的“活态文化”,“储存”着乡村百姓代代相传的精神活动和民间艺术。

有网友说,山东的乡村“看似村村都一样,却又村村不一样”,一样的是乡村里的绿水青山,不一样的是各地浓厚的人文沃土。山东乡村文化的魅力,在一个个改变中,不断“年轻”起来。

以往说到山东各地的一些民俗活动,很多年轻人觉得过于“老派”,在不断的创新中,乡村文化活动也“潮”了起来,比如频上热搜的潍坊国际风筝节,当“高铁”飞上天,“蝙蝠侠”和“秦始皇”碰面,天空变“海洋”,这带着当地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就真的走到了Z世代年轻人的心中。

除了民俗,乡村文化中厚重的部分,也更为“显眼”,当“文博”风吹到乡村,“村博”“村书”也“热”了起来。乡村博物馆、乡村书店、乡村文化馆,在这些展馆里,有传承而来的老物件,有记载着历史故事的古文物,还有充满乡村艺术气息的非遗“古色”,这些坐落在乡村里的文化空间,为古老的乡村文化和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找到了契合之处。

乡村文化的“年轻”之路,还充满着很多惊喜,去年的“村舞”“村BA”“村超”“村晚”等文体项目也成为一些乡村的新IP,这些文体项目带着鲜明的乡村特色,这让他们带着来自土地的旺盛生命力,在乡村文化的建设中,更具意义。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对乡村的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让乡村文化持续“热下去”,不断“走出来”,需要找到一条“新路”。

特色,是未来乡村发展的价值增量。山东安丘市西许戈村借助梨园发展文化旅游,“千亩黄金梨基地”、采摘观光、还办起了梨花节,一年一度的梨花节已经成为潍坊的一个知名节会,让西许戈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差异化的文化特色,正是乡村发展的独特IP。

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依然是乡村文化发展的一道重要课题。农民,无疑是乡村发展当之无愧的主角,农民们口袋“富了”,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和认同也就在不断加深,在乡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民们摇身一变,变成了民宿店长、墙绘画家、图书管理员,调动农民们的积极性,激发乡村更大的创造力,可以为乡村的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内驱力。

当然,成熟的乡村文化产业链条,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最终落点,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年轻的运营管理模式,文旅融合的发展路线,都是乡村文化能够走出去并且走得远的关键。

山东的乡村文化带着时间的沉淀,在地形气候、风土人情的共同塑造下,不断迭代发展,正因如此,山东数万个乡村,有着不同的美丽人文,续写着数万个不同风貌的山东,这些“山东味”十足的美丽乡村,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中不断焕发出新生机。

编辑:赵瑞 责编:马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