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为笔的枣庄,绘出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景象,绘就百姓生活幸福画卷。
文 | 牛星钧 宋光耀
时间是最真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以奋斗为笔的枣庄,绘出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景象,绘就百姓生活幸福画卷。
登高,更觉天地阔。翻开2023年枣庄发展的成绩单:预计全年GDP增速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预计16项主要经济指标14项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0项居全省前5位,其中7项居全省前3位……一项项数据体现出枣庄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聚势,乘风上青云。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更是落实总书记视察枣庄重要指示精神的起步之年,枣庄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又被赋予了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重大任务,同步集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新一轮鲁西崛起行动等战略机遇,随着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力提速,必将为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崛起注入强劲动能,实现质变跨越、蝶变跃升。
锚定强工兴产,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是枣庄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这是枣庄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近年来,枣庄注重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以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思路,提出“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推动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同步提升、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同步增长,构建起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2024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提升产业集群能级中提到枣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
锂电新能源,成为枣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枣庄将锂电新能源作为产业转型的突破口,枣庄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提升突破行动,探索走出一条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的特色化、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如今,锂电产业在枣庄已经“积厚成势”,锂电产业集群更是入选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枣庄迈向“北方锂电之都”的步伐行稳致远。
可以看到的是,枣庄正顺应新能源电池技术和产品加速迭代趋势,超前布局快充电池、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等行业新赛道,加快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具体来看:制定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加快建设45个总投资770亿元的锂电新能源重点项目;高规格举办2023中国(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先后招引行业领军企业投资落地,锂电新能源企业发展到120家、产品种类达300多个,持续擦亮“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产业名片。
据悉,枣庄按照“全市域覆盖、全链条贯通”发展思路,以吉利、欣旺达、丰元锂能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精准招引上下游配套项目,鼓励引导市内锂电企业加强供需对接、推进降本增效,加快构建“本地为主、系统完备、安全稳定”的产业生态,持续增强枣庄锂电产业综合竞争力。
除了锂电产业,枣庄聚力培育以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锂电、新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也为其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良好基础。
厚植创新沃土,培育现代化城市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是推动效益增长的“动力源”。
1月19日,山东腾达紧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敲钟,迎来了山东资本市场“开门红”。
据了解,腾达科技是枣庄第5家上市企业,专注于不锈钢紧固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球不锈钢紧固件行业主要生产厂商之一,是山东省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
据悉,2023年枣庄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3家、瞪羚企业1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9家,丰源轮胎晋级新三板创新层,威智医药、海王星辰已申报上市辅导备案。
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产业升级为方向,枣庄正大力推动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促进生产力实现新的跃迁,形成“新质生产力”。腾达科技的上市便是枣庄把握住新科技革命机遇、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有力证明。
以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关键要找到“支点”,项目便是枣庄发展的动力引擎和关键支撑。
据悉,2023年1-11月,枣庄共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429个、总投资895.8亿元,67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技改项目库。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全市4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省级重点平台,枣庄高新区锂电池制造“产业大脑”、滕州机床“产业大脑”被列入省级首批“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名单。
枣庄正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加速集聚创新要素、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切实用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最优增量”。
聚焦细分领域开发“拳头产品”加速成长,枣庄未来3年力争每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0家、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30家,构建形成“龙头引领、骨干支撑、中小协同”的企业发展格局。
以上的目标的制定,不仅传递出枣庄对于稳增长的信心,也展现出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体系向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决心。
为保证以上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枣庄统筹市内外科技创新资源,紧盯“6+3”现代产业链制定关键技术“创新图谱”,谋划推进“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明年计划组织实施100项科技创新项目,引导金融机构推出更多“科创贷”金融产品,完善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措施,助力优秀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生产线。
另一方面,枣庄将扎实开展研发机构扩面行动,持续深化与华中科技大学、常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力争明年新增1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支持骨干企业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和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确保明年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5%以上。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一组组数字,真实记录着城市翻天覆地的巨变,一个个产业发展项目,挺起这座城市的发展脊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枣庄高质量发展步履坚毅,奋发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