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最热闹、最团圆的节日,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所有人心中最为牵挂的情愫。春节里,除了贴春联、写福字、吃饺子、围炉守岁、拜年串门这些千年传承的古老习俗外,和家人准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也是每年必不可缺的一份快乐。
山东作为人口破亿的经济大省,春晚受众群体多元、口味丰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展现好客山东形象,彰显齐鲁风采,最大程度满足“合家欢”的受众诉求,是山东春晚近些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
2024山东春晚以“潮起东方中国龙”为主题,通过歌舞、戏曲、小品、相声、器乐表演、情景戏剧、互动故事等多种形式,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具有山东特色、全国意义、时代精神、国际表达的春节文化大餐。
今年的山东春晚,之所以能够全程保持精湛的艺术水准,在播出后收获媒体观众的一致好评,源自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也得益于节目创作人员在舞台设计、节目编排上大胆尝试、敢于突破的信心和勇气。
想要“唱好戏”,先要“搭好台”。一台晚会,能不能牢牢抓住观众的目光,舞台搭建尤为重要。今年山东春晚选择落户烟台,在舞台设计上自然加入了不少海洋元素。四千多平的演播大厅里,四个舞台360度环绕,烟台的城市地标建筑“灯塔”在副舞台上遥相辉映,再加上绚丽的灯光特效与动感十足的环境音乐,共同构成了这次令人难忘的沉浸式观看体验。
为了呼应“潮起东方中国龙”这一主题,本届春晚的主副舞台之间以鳞片状的游龙相连接。在晚会进行过程中,一条由AR生成的中国巨龙在空中盘旋,带着对国富民强的祝福、对家和万事兴的期盼汇入主舞台大屏幕中,给所有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搭好台”,还得“看得爽”。文化内涵丰富、科技感十足的舞台设计,不能只有现场感受的到,要将这种快乐分享给更多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
为了打造舒适、便捷的观看体验,今年山东春晚首次在内容上采用横屏拍摄和竖屏拍摄的双系统设计,在抖音端推出了“竖屏看春晚”“VR看春晚”等小屏端创新观看形态,全方位打造出一届“更可看、更可观、更可感”的山东春晚,让观众可以多个平台挑着看、一次就能看到爽。
有了精致的“面子”,“里子”也要有真材实料。如果说,2024山东春晚在舞台、灯光、摄制等方面精心筹备,是为了打造好晚会的“面子”,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那么在节目编排与呈现效果上用情用力,以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就是在“里子”上下足了功夫。
音乐歌舞剧《海波平》将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波澜壮阔的一生娓娓道来,展现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家国情怀;器乐表演《鼓舞黄河》聚焦黄河流域不同鼓乐表演,歌唱传承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的时代华章;舞蹈《兰亭》以山东籍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为主题,在舞台上挥毫泼墨,展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历史韵味;歌曲《仙游》从“八仙”故事中汲取创作灵感,带给观众顶级视听享受;四位“可甜可酷”的越剧女小生为戏曲注入青春活力,一曲《兰花草》唱出越剧百年沧桑巨变,诉说前辈为守护越剧奋斗拼搏的感人故事。
活用“面子”,让“里子”更加立体饱满。文艺节目的视觉化呈现,在特定舞台烘托下、特定道具的加持,往往能打破实景的局限,在观众心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歌曲《父亲写的散文诗》用巨型信纸视觉锤作为舞台核心元素,表达出年代感十足的父女情,引发各个年龄段观众的集体共鸣;张信哲带来的“哲式情歌”串烧中,根据歌曲内容不同,三首歌曲选用了三种不同的舞台呈现风格。《爱如潮水》以“潮水”“海浪”“月亮”等蓝色主视觉方式呈现,完美营造出柔情似水的舞台氛围,《用情》以扭动复古收音机开头,以“记忆宫殿”置景为核心,打造故事向歌曲演绎舞台,《信仰》以金黄色灯光秀+金色灯塔置景为核心,根据歌曲中的经典曲调和歌词,给予观众演唱会般的视听体验;歌曲《闪光的童话》通过复刻水晶球,让观众们重拾童年的美好记忆,唤醒深埋心底的那份感动;老中青三代实力歌手共同唱响《龙的传人》,激昂的旋律中,国民回忆有了创新表达。
精心打造的“面子”,让“里子”的主题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清晰,真正走进了观众们的心里面。
以技术创新做好“面子”,以多样艺术形式铸成“里子”。2024山东春晚为全国观众精心烹制出一道艺术水准精湛、口味老少咸宜的可口佳肴!
来源:齐鲁网
编辑:薛海文
责编:朱富金
审校:梁义
主编:张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