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展风采 闹出新春新气象
2月24日,滕州市美术馆,小朋友在“筑梦新时代·喜乐闹元宵”活动中参加趣味游戏。 元宵佳节,山东各地举办丰富多样活动迎接节日的到来。(□新华社发)
滨州:书会说天下 曲艺唱古今
相声、大鼓、评弹……元宵节一早,惠民县胡集镇政和路街头已是人山人海,已经持续了4天的胡集书会鼓板铿锵、琴声悠扬,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爱好者。
“胡集书会始于宋元、兴于明清,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曲艺界的‘活化石’。最兴盛的年份,仅前来表演的艺人就多达上千人。”胡集书会研究会会长胡同利说。作为根植于齐鲁文化、名扬全国的曲艺盛会,胡集书会既是这座黄河下游小镇交通、经贸、文化繁荣的见证,也记录了时代变迁。
西河大鼓、苏州评弹、山东快书……今年胡集书会设一个大舞台、20个小舞台,来参加书会的共有代表性节目近200档、400余名曲艺演员,新增加了10部山东入选全国美丽乡村优秀曲艺展演的节目,会期也延长至正月十六。
“我这次给大家带来的是海瑞下江南的故事——《江公案》。”河北省保定市西河大鼓非遗传承人王艳果,作为这一流派的代表,身着黑底红花旗袍,一手铜板,一手折扇,在三弦琴师的伴奏下盛装开演,引得观众纷纷叫好。
“听书,是俺们胡集及周边人的习惯,从小就听,年年不落。不论刮风下雨下雪,不来听场书,就不能算过年。”胡集镇村民李明松告诉记者。
“要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维护扩大胡集书会‘朋友圈’。”今年已近70岁的胡同利,谈起自己这些年的感受,“我们这代人有责任和义务,留住传统文化的根脉。”
近年来,胡集镇以“群众听书、政府买单”的方式,广邀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进村演出、送书下乡。同时,组织开展各类曲艺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在辖区各小学开设曲艺课程,将书会文化融入校园、送入万家。
惠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丽介绍,胡集书会是我国民间曲艺发展的一个窗口,今年除胡集镇主会场,还设置了滨州市、惠民县多个分会场,真正实现了市县乡三级联动。从正月十二到正月十六,全国、省、市优秀曲艺节目展演等文艺演出好戏连台,让群众大饱眼福。将逐步把胡集书会打造为有特色、有品牌、有人气的文化“两创”样板,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 王凯 通讯员 王晓燕 郭凤仪)
东营:黄河口展演“闹”中出“新”
2月24日上午9点,“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东营市“黄河口之春”闹元宵文艺展演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热闹,有看头!”定居东营十余年的张文敏早早来到活动现场。在他看来,这种群众参与群众乐的演出形式,不仅接地气,更能从中感受到老百姓的精气神。
东营是吕剧的发源地。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这一剧种已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将吕剧人物形象进行鲜活展示,进一步展现咱们东营深厚的吕剧文化底蕴,表达对全市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东营区吕剧传承人张海霞说。
记者在现场发现,吕剧人物的扮演者中,不乏年轻面孔,究其原因,在于东营市近年来对吕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东营成立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组建起一支由10人组成的专业队伍,建立了吕剧专业人员包靠庄户剧团工作机制,定期举办“吕剧传承培训班”“乡村文化人才专题培训班”,打造精品剧目、培养戏剧人才、排演经典作品。几年来,接地气的吕剧文艺队伍由原来的18支迅速发展到160多支,成员也从60多人发展到1100多人。
演出一场接一场,掌声欢笑声连绵不断。和吕剧一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河威鼓一出场便成为焦点。演奏过程中,大锣、小锣、小镲、铙钹、大鼓齐鸣,4条黄河龙沿着“几”字形,在鼓阵中穿梭呼应,渲染出九曲黄河的意境与时空感。
“九种节奏,循环穿插,急缓交错,内含黄河文化源远流长且一脉相承的意蕴。”垦利区文化馆馆长张静介绍,经过数代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黄河威鼓已成为黄河口人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文化载体,以及黄河入海口文化文艺的闪亮名片。
通过千余名演员的表演,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黄河民俗文化尽收眼底。“东营将以此次乡村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充分整合文化、旅游、商贸、农业农村等资源,加快景区建设、加强品牌营销、加速产业融合,努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慧芬说。
(记者 李广寅)
威海:大秧歌舞出渔家好光景
2月22日早上,寒潮影响下的乳山口渔港海风劲吹,零星的雪花飘落。但严寒没有冲淡周边村民的热情,他们聚在渔港,等待一年一度的演出开锣。这天是农历正月十三,是胶东沿海地区传统的“管海日”,也称“渔民节”。
在乳山市的沿海乡镇,渔民节的重要性不亚于春节。这一天,渔民们向大海敬高香、献供品、行祭拜礼,还要扭起传承上千年的大秧歌,表达对大海的敬畏和热爱。即便是早已不再出海打鱼的村民,每年也会到场,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人群中,穿羽绒服戴围巾的游客鲁蓝馨很兴奋,怀中的女儿被她包裹得只露出眼睛。“主要是想带着孩子来感受一下。”鲁蓝馨说道。
上午8时,活动准时开锣,两条约30米长的“巨龙”上下翻飞着进场,威风锣鼓响起来,欢腾的乳山大秧歌舞起来。敲花鼓、舞彩扇,喜庆的氛围瞬间拉满。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乳山大秧歌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且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表演队伍中,有一支来自乳山市城区街道草埠村的青年艺术团,他们中最小的只有十二岁,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出头,他们用各种花式表演再现了古老的祭海仪式,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活力和魅力。
这场活动,同时也代表着“正月里来气象新”全省“村歌嘹亮”大合唱暨小戏小剧精品展演活动在威海正式启动。当天,除了传统的大秧歌,一场场接地气的小戏小剧、一首首原创村歌,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2月24日元宵节,威海市还举办了声势浩大的“龙行龘龘庆元宵”民俗游艺展演活动。由1200余人组成的演出队伍,在环翠区、高新区、经开区的3条路线同时进行秧歌、舞龙、舞狮、高跷杂耍、花扇、腰鼓、国风走秀、锣鼓等系列传统民俗表演。同样,威海各区市都举办了特色民俗庆元宵活动,如乳山市的大秧歌文化节、荣成市的“上元故里游”元宵节游园会、临港区的上元花灯游园等,呈现出繁荣的乡村文化生态。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隋学良)
德州:“两河”畔上演文化传承接力
2月24日,德州近2000名群众共聚齐河县大清河新时代文明实践“会客厅”。绣球灯舞、九龙闹春、牛斗虎、马堤吹腔……德州各县(市、区)传统民间节目轮番上演,如同一场文艺“接力”。记者注意到,这些表演几乎都与黄河或大运河有关。
跑个“单双剪子股”“串花”,再来个“踢脚”和“鹞子翻身”,发源于黄河岸边、有着300多年历史传承的“绣球灯舞”引来观众阵阵欢呼。
“这是咱老百姓自己的大舞台。”带队演出的齐河县官庄村绣球灯舞传承人宋传才说,绣球灯舞是表达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愿望的传统民俗活动,2006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动作中既有传统把式的非遗元素,又融入现代武术、秧歌动作,还在伴乐中加入大鼓、唢呐、钹等乐器,增加观赏性。”
来自德州市德城区运河街道闫庄村的高跷队,男女老少齐上阵,在表演队伍中格外醒目。“高跷以运河为‘媒’流传而来,我八九岁开始学习,直到现在。”队员张洪国是此次参演的主要人员,“我们一直尽量多地参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高跷、喜爱高跷。”
发源于运河畔的“马堤吹腔”,靠着笛子、笙、唢呐等吹奏乐器“撑”起了场子。表演队队员多是夏津县白马湖镇马堤村村民,团长王玉坤也是该项省级非遗的传承人。春节期间,他带着表演队在全县各地的“黄河大集”演出,场次远超往年。“今年,村里的春节格外热闹,很多在外工作的中青年都回来过年,我们队里能演能唱的人也多了。”王玉坤说。
当前,德州正在大力实施“两河牵手”工程,让汇聚于此的黄河、大运河“牵”起文化根脉。民间艺术展演“接力”队伍中,庆云县的八极拳方阵多是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老中青三代上演经典“牛斗虎”,临邑县临盘街道“九龙闹春”更是汇集了150余名年轻人……一代又一代的“接力”,让传统文化更好传承。
(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王建建 康石磊)
主角是群众 主场在基层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元宵佳节,看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踩高跷、敲锣鼓……齐鲁大地上,传统民俗和民间艺术大放异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也在这一刻升腾起来。
元宵节是过年的“压轴大戏”。正月十五闹元宵,主打的就是一个“热闹”。在滨州胡集书会,山东快书、西河大鼓、木板大鼓轮番登场,奉上一道道丰盛的曲艺大餐;在威海乳山,胶东大秧歌扭起来,威风锣鼓敲起来,小戏小剧提起群众精气神,村歌嘹亮唱响龙年好光景;在德州齐河,铁树银花落星辰,花灯上新国潮热,传统文化在这个春天焕发出勃勃生机。流动的人群,热闹的景象,浓厚的节庆氛围,展现出乡村文化振兴的新气象。
欢庆节日,既是传承文化基因,也是赋予文化新生。今天,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民俗活动在创新发展,节日可以有更多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博物馆里,动态投影、全息成像等技术让文物能说话,历史能发声,传统文化有了新活力。各大景区,国风国潮热度高涨,汉服巡游惊喜不断,沉浸式体验让人流连忘返。让传承与创新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乡土不土,民俗不俗。乡村文化旅游节,正是以丰富的文化活动,创新的表达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活态”传承,让山东文化资源得以深入挖掘,让齐鲁文化底蕴得以充分彰显。
乡村文化旅游节,主角是群众,主场在基层。只有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才能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展现更多精彩的文化创造。广袤田畴间,竹板快书打起来,农民“村晚”办起来,“村超”“村BA”热起来,农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事实证明,基层不缺文化资源,群众更不缺文化热情,只要有合适的舞台,有创新的结合点,乡土文化的星火就可成燎原之势。
春节的终章,奏响的是新一年的序曲。乡村文化旅游节不仅是一场节庆活动,更是一次精神风貌的展示、社会风气的洗礼。以节日为契机,凝聚起民心,积攒起人气,就一定能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让乡土文化更活跃,让百姓日子更红火。
(记者 李岳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