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画卷在枣庄大地徐徐铺展

——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作者: 来源:枣庄日报 2024-06-05 07:48:50

薛城白楼湾风景如画 (陈华 摄)

去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枣庄视察指导,为我市深入挖掘石榴资源禀赋、聚力推动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总书记的关怀厚爱,令全市上下倍感振奋、倍受鼓舞,极大激发了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干劲。

今年2月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交出了2023年我市乡村振兴的成绩单:

乡村产业。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28.27万亩,总产量187.38万吨,亩均单产437.54公斤,粮食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新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3家,推动高质高效农业产业链企业发展到433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75家……

片区建设。市委出台17条“硬措施”,强化政策供给,统筹各类资源要素向片区集聚。市财政每年列支2.5亿元支持片区建设,每个片区由一名县级干部帮包,一个国有企业帮扶。近两年片区共投入财政专项资金9.5亿元,撬动行业部门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本95亿元,实施项目1003个。全市共创建省市县三级片区48个,实现乡镇全覆盖,涉及839平方公里,393个村、65.8万人,形成了片区带动、全面推进的格局。新建省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64个、美丽乡村519个……

脱贫成果。全市累计纳入防返贫监测帮扶对象1205户3262人,均逐一落实了帮扶措施。创新开展增收帮扶十项行动,我市脱贫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5895元,同比增长16.8%、增幅居全省第二位。

……

不久前的全市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参观了12个乡村振兴片区。亲身感受到了我市片区建设的四大亮点:

联抓联管思路清。探索形成“科技赋能、片区带动、村为支撑、全域提升”的乡村振兴特色路径。

产业发展后劲足。项目覆盖农村一二三产业,引领和代表着未来“三农”发展的方向。

乡村面貌变化大。目之所及青山环绕、碧波荡漾、花草成荫、村舍整洁,让人流连忘返,尽享田园好风光。

干部队伍作风实。各级对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考更深刻、措施更有力、驾驭更娴熟、付出更忘我。

枣庄已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随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的步伐逐步加快,枣庄乡村环境会越来越好,产业发展会越来越旺,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红火。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枣庄的大地上徐徐铺展。

从“五小”到“五大”

乡村振兴绘就新蓝图

4月16日,峄城区阴平镇东金庄村的金鹏家庭农场内,种植户们正在将刚刚采摘的茄子搬运装车。

“我们村现在正在推进土地‘全托管’,村民可以‘在家门口上班’。”东金庄村党委书记李玉才介绍说。据了解,东金庄村探索实施“党支部+合作社+供销社+农户”模式,推进整村土地“全托管”,推进“小田并大田”,增加机动地58亩,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目前,全村土地托管860亩,托管率达到90%,村集体经济增收约15万元,农户亩均增收近500元。

近年来,峄城区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打破了过去一家一户的沟垄界限,将原田垄、沟渠等用地及闲散地、边角地“化零为整”,实现了减垄增地、减沟增地、减路增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达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据测算,土地“化整为零”后,可新增加耕地利用面积3%至6%,全区最少可增加粮食生产面积1200亩。创新推出的“两区管理”模式,新增流转土地10.31万亩,每亩节支增收649元,使流转土地亩均价格提高了300元至400元。

峄城区实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做法,是全市“小田并大田”,逐步解决土地细碎化的一个缩影。

我市地少人多,人均占有耕地不足一亩,基础条件不乐观。在推动“小田变大田”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土地有序流转、智慧农业等措施正有序推进。相应的“小户变大户”等举措同步推进,将个体经营“小户”转变为协作经营“大户”。

特色农产品培育,面临的问题就是特色之“小众”,如何推动“小众变大众”,让“小众”特产变为“大众”消费,是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关键点。

石榴是我市最有特色、最富影响力的农业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就培育壮大石榴产业作出的重要指示后,全市各级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聚焦“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这一根本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部署。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枣庄重要指示精神的实施意见》,高起点高标准启动石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对未来石榴产业发展进行谋篇布局。全市以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以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为核心,立足“土”、突出“特”、育优“产”,横向融合农文旅、纵向贯通产加销,全面提升石榴一二三产发展质效,让产业增值收益更多惠及农民群众,加快推动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29日,总投资26.4亿元的5个石榴产业重点项目同时开工。目前,全市石榴加工和销售企业发展到75家、产值达17.4亿元,开发石榴深加工系列产品8大类36个品种,其中石榴汁、石榴酒、石榴茶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40%、85%,石榴饮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全市年产石榴鲜果约5000万公斤,其中龙头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的石榴,均以保护价不限量收购,既帮助部分农户解决了销售问题,也就近为石榴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料。

石榴的“小众变大众”为其他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我市将深度开发利用马铃薯、长红枣、火樱桃、水蜜桃、酥梨、花椒、青山羊、黑盖猪、孙枝鸡等特色农产品资源,集中建设一批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良好发展格局及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新模式。

在“小景变大景”上,我市坚持以两类示范片区为引领,连片开发,设施连片提升,产业连片打造,环境连片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与此同时,积极推动“小村变大村”,突出党建引领、优化公共服务、涵养文明新风,促进独立封闭的“小村”转变为互联互通的“大村”,塑造了乡村新风貌。

从“三区”到“一区”

产业振兴带来新突破

这里不是海边,而是可以“来冯卯看大海”的山亭区冯卯镇。

4月3日上午11点,岩马湖畔的独孤城码头旁,几十位从城区来到冯卯镇自驾游的游客支起烧烤架,欢声笑语中欣赏“海景”。16.7平方公里的国家大型水库岩马湖周边,已然形成“山映桃红、水韵冯卯”的风貌。

环岩马湖—朱山流域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后,冯卯镇对片区所在的朱山、望母山、独孤城、冯卯等5个村庄进行村庄详细性规划设计,以“乐活田园·多彩冯卯”为主题,深入挖掘乡土特色,规范推进村居建设,科学布局产业业态。环岩马湖乡村旅游线路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景点线路”,年累计游客接待量60余万人次,文旅产业收入达8000余万元。在打造全域旅游外,片区做优林果产业,发展生态渔业,引进特色养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后,2021年,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我市开始创建省市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以下简称“衔接推进区”),去年,我市又借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的时机,评选出20个市级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从“三区”整合到“一区”,一批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应运而生,产业发展也呈现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是示范片区创建发展的关键词。

4月23日,小雨。

薛城区“冠世园·榴光溢彩”省级衔接推进区内的张庄村果然“天街小雨润如酥”。

“十年前我们村还很落后,到处都是泥路土路。现在都换上了柏油路,游客越来越多,收入翻了两三倍,一多半村民买了小汽车,生活越来越好啦!”张庄村村民张泽明对记者说。

张庄村因盛产石榴被誉为“石榴山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张庄村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7项,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41万元,农民可支配收入达4.2万元。

据了解,为下好特色产业“一盘棋”,围绕“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推进区所在的沙沟镇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设“枣庄石榴科技小院”,改良引进优质品种5个,片区石榴种植面积近2万亩,产值达1.8亿元。

大力推动“石榴+”发展,沙沟镇建设了石榴·蓝莓零碳产业园、留园山庄文旅综合体、石榴美妆化妆品等一批特色农文旅项目,发展农家乐、精品民宿35家,培育“张庄十姐妹”等农村电商120余家,形成集石榴种植、精深加工、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条,预计年底石榴相关产业产值可达10亿元。

“三招”让片区产业创新发展底气十足。

“一招”——科技创新赋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引进新技术、培育新业态、创造新模式等措施的综合利用,有力推动了我市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由增产向增效加速转变。滕州市信华新格林智慧农业产业园采取全设施智慧化管理,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被列入省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突破1亿元。市中区大郭庄村以“村企联建”形式引进蒂夷茗生态循环农业科技产业园等12家企业,积极发展绿茶、葡萄等特色产业,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

“二招”——经营创新挖掘农村资源多元价值。近几年开始的农村资源资产的挖掘和开发,推动了我市农业价值的充分释放,真正把农村丰富的资源禀赋变成村民财富,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山亭区冯卯镇李庄村深入实施“闲置小院复活工程”,精心建设月季大道、月季小巷,在保留乡土味道的同时激发了乡村生机活力。薛城区围绕做活“水文章”,持续加大大沙河治理力度,积极构筑“一河十园”产业带,促进了生态生产生活的同步提升协调发展。为解决片区乡村产业发展要素聚集能力不足的问题,我市统筹各类资源要素向片区集聚。台儿庄区运丰良蔬基地在全市首创“按揭农业”模式,有效破解了分散市场主体与金融机构对接难以及一家一户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实现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三招”——政策创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资源统筹配置、功能衔接互补的体制机制,推动要素由乡到城单向流出变为城乡双向流动。峄城区依托冠世榴园,在榴花绿道沿线布局建设青园驿站和云深处康养研学基地等精品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文旅业态。薛城区“印象白楼”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和滕州市“九龙湾湿地”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高标准建设湿地公园,成为乡村旅游热门“打卡地”。

从“单干”到“协作”

融合发展创出新范例

四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台儿庄“桃醉山乡”衔接推进区更是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光。赏花路上,新铺设的柏油路平坦而整洁,宛如一条精心铺设的丝带。

“过去的片区,道路狭小、崎岖多弯,车辆无法通行,不但游客寥寥无几,连村民出行都成问题,更是不利于甜桃的销售运输。”张山子镇党委副书记褚夫绅说。

近年来,“桃醉山乡”衔接推进区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国企帮扶、民企赞助”的协同作战模式,筹集资金400余万元,建设衔接推进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置便民服务大厅、党群议事厅、关爱儿童之家等,着力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同时,聚焦群众需要,他们还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提升村级幼儿园,改善卫生室医疗水平,逐步形成了以黄邱村为中心的革命老区5公里便民服务圈。服务中心能够辐射10个行政村,而且每个村都安排了专门的服务人员,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老百姓的需求。

2023年开始,台儿庄区交通等部门投资1200万元,在衔接推进区建成了长达13.6公里,涵盖18个自然村、10个行政村的涧贾路。道路两旁的绿化树由林业局提供,大约有3000棵紫叶李、1000棵石榴树和2万棵红叶石楠,不仅改善了衔接推进区的交通条件,为1.6万人的出行、货物销售运输提供了便利,也为黄套山区的山区绿化、经济林种植添了砖加了瓦。

“桃醉山乡”衔接推进区的多部门协同作战的可不是仅有一条路。

他们聚焦衔接资金撬动作用最大化,充分发挥财政“衔接资金”对金融、社会资本等的撬动作用,形成了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2023年,他们以省级衔接推进区建设为抓手,统筹整合9个行业部门资金1775.24万元,落地省级及以上美丽乡村和道路提升项目13个,累计提升道路、疏浚村内排水沟渠16.2千米、治理废弃坑塘10余处,新建水冲式公厕4处,帮助10个村实施村庄自来水管网提升工程。滕州市柴胡店“薛河梨乡”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积极为相关部门聚力乡村振兴搭建平台,组织、科协、妇联、民政、水利、人社、文旅、军人事务、生态环保、农业农村等10多个部门参与示范区创建工作。

“五大振兴”融合发展,是“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始终坚持的理念,融合发展最离不开的就是协同作战。

示范片区各级党委政府、行业部门、社会力量协同发力,市、区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各类建设发展要素齐聚,财政资金、金融资本、工商资本、自筹资金等共同投入,走出了一条符合枣庄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我市紧盯脱贫攻坚期实施的901个帮扶项目,引导有实力的国企、民企等市场主体参与项目管理运营,促进资产保值增值、收益稳步提升,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市委、市政府立足工作实际,精心选取27家综合实力强、发展质效优、产业匹配度高的驻枣央企、省企和市属国企,与23个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衔接推进区结成对子,以国企助力为桥梁,引导更多力量向乡村集中、更多资源向乡村倾斜,有力有效推动示范片区建设加力提速增效。

青年人才的回归为乡村人才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藤花峪村是山亭区徐庄镇省级“云裳家园·农旅融合”衔接推进区内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

春山已望,这里处处溢出藤花的淡香。就在藤花香处,竟藏着一个“青创园”的所在。

藤花峪村位于翼云湖畔,村子因百年紫藤树而得名,全村14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的青年人384人,大多数都在外地学习、工作,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和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枣庄市首家村级青年创业类社团组织藤花峪青创联应运而生。

青年创业联合会整合合作社、电子商贸公司等6个经营主体,成立兴藤商贸和兴藤袜业,集合“鲁农人”“山亭童味”“浪人缘”等商标,与山亭百味公司达成合作。青创联的会员们在村子里开厂子、搞电商、做公益,建靓村,抱团发展,将家乡的“金银花藤”“紫薯”“露天大樱桃”等土特产通过电商渠道变成俏销货,卖到全国各地,实现电商年经营额超100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50多万元。涌现出推广紫藤书画文化的李鹏会长、回乡种樱桃的哈工大“傻”硕士高安勤、把服装厂开回老家的老板高贵增、纹绣导师华丽变身电商直播达人的朱玉凤、将核桃玩出花样的李中尉等一批乡村振兴好青年。

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和治理模式的升级是乡村振兴应有之义。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路径,以“红色堡垒、绿色产业、蓝色治理”持续激发基层组织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添色加彩”。不断推行党建引领下德治、自治、法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让全市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市中区孟庄镇孟庄村、薛城区沙沟镇张庄村等建设乡村诚信体系,以“美德+诚信”的小切口调动了百姓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台儿庄区张山子镇丁庄村深入挖掘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红色记忆馆,吸引2000余人次前来研学交流,蹚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我市还发挥村规民约自治章程作用,大力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信用+”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推广建设信用超市,切实以诚信涵养善治,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省级文明村,社会治理先进村。孟庄衔接推进区下道沟村连续15年无信访,群众幸福感、满意度节节攀高。

从“七扶”到“十帮”

创出群众增收新渠道

4月18日上午,丁庄村丁继龙家。

“我对象是精神一级残疾,我们老两口现在享受的是特殊供养政策,去年是每月领975元,今年增加到1072元,加上公益岗工资,今年的收入确保4万。去年一年,我还参加了3个以工代赈的项目,收入接近7000多元。今年的项目我还要参加。”丁庄村脱贫享受政策户丁继龙大方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的收入。

“从事以工代赈项目劳动收入相当于老丁在其他帮扶之后增收了16%—17%。像丁继龙这样参加以工代赈项目的脱贫享受政策户,我们村就有6户,户均增加收入从15%到20%不等。”村书记张猛对以工代赈促增收心里有本账。

“建设自己家乡还能得工资”的以工代赈项目,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据张山子镇党委副书记褚夫绅介绍,通过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去年全镇累计发放劳动报酬43万元,提供固定工作岗位16个,吸纳153人柔性就业,惠及380户群众,取得了群众“家门口就业、打零工增收、满意度提升”的效果。

利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增加群众收入,是枣庄市实施的十大帮扶行动的一个,也是新增三项帮扶行动中的一项。2023年,全市推广以工代赈方式衔接资金项目73个,总投资5591万元,吸纳低收入群众1438人参与工程,其中脱贫群众214人,防返贫监测对象7人,发放以工代赈劳务报酬559.6万元,人均增收3891元。

4月17日,滕州市柴胡店镇沙庄村。村里废旧宅基地开辟的小果园里,黄金维纳斯苹果长势喜人。

“今年就可以结果了。”村干部庞艳峰边和果园里村民打招呼,边和记者聊他们村空闲宅基地的利用情况。

衔接推进区建设以来,滕州市柴胡店镇多路径探索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的有效模式,全面唤醒“沉睡”资源,稳步提高农民资源资产性收入。

据柴胡店镇相关领导介绍,该镇共有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2235处,闲置率达18.7%。他们对“薛河梨乡”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的5个村及闲置农房相对集中的“空心村”进行重点盘活。全镇共无偿收回各类闲置宅基地及闲置房屋60余处。全镇有30余户村民主动将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交予村集体进行运营,换取财产性收益。置换宅基地12户,整理出成方连片区域7处。在此基础上,他们积极探索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有效利用形式,采取农户自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出租流转等方式,因地制宜、因宅施策,全面破解闲置资源荒废瓶颈。实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群众”模式,发展特色农业,培植小微企业,做活文旅产业。

近年来,枣庄市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需要,相继推出了包括脱贫人口收入监测帮扶,就业、创业增收帮扶,农村公益性岗位增收帮扶,庭院经济增收帮扶,金融支持增收帮扶,救助资助增收帮扶,孝善养老增收帮扶等七项帮扶行动。去年,全市又新增了以工代赈帮扶、资产资源增收帮扶、生产经营增收帮扶等三项帮扶行动,推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示范区内村集体平均收入58.9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6万元,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3%、18.6%。(记者 柴可立 张运永 通讯员 郑娜

编辑:刘福龙 责编:刘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