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生态文明的底色。
8月15日,2024年全国生态日山东活动暨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开幕,同步举办山东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现场会、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建设专题会议、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分论坛等一系列活动,现场揭牌了一批新的引领性“双碳”领域机构、单位,签约了一大批新质生产力和绿色低碳项目。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此次全国生态日山东活动暨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主题,深入探讨系统推进能源、产业、城市、生活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山东路径。
能源转型向绿而行——
一年可发出1900亿度“绿电”
“长时储能凭借长周期、大容量特性,可以在更长时间上调节新能源发电波动。以‘长时储能+新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模式将构建起绿色、稳定、可调的电力系统,很好地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在8月15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作了演讲。他认为,要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储能是关键。
山东是全国重要的能耗大省、碳排放大省,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均占全国的近1/10。近年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全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今年6月,山东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成为东部沿海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的省份。这意味着山东一年可以发出1900亿度“绿电”,实现新增用电量全部由绿电供应;相当于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5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4亿吨。
山东各市也纷纷抢抓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大机遇。论坛上,青岛、烟台、德州三市分别介绍了碳达峰试点经验做法。青岛市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达到50.6%,年可用绿电达80亿度,莱西市、胶州市、黄岛区纳入国家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烟台市在清洁能源领域创造了“五个第一”:发出中国第一度大规模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发电和山东省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清洁能源装机容量1395万千瓦、居山东省首位,烟台海阳是中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德州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6.4%,连续4年获全省最高节能奖补资金。
产业转型向新发力——
海里种“草”,推动全产业链升级
海里种“草”,不仅可以固碳降碳,还可以加工成服装、床上四件套甚至医疗纱布。大会期间签约落地的烟台海洋生物材料项目,给纺织服装面料市场打开了一个新“窗口”。
“海藻纤维是来自海洋的植物纤维,是传统纤维的替代品,可应用于功能纺织、生物医疗、医美健康、智能穿戴等领域。”山东汇高智慧纺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春梅介绍,他们将通过在海里“植树造林”,向上推动海藻养殖及应用,向下推动海藻纤维的全产业链升级。
15日上午,进行了三轮24个新质生产力项目签约活动,涉及人工智能、新型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含新量”十足。
“2023—2024供暖季,我们一期项目为1000万平方米、10万余户家庭提供了清洁供暖。今年将继续推进二期工程,项目全部投产后,可保障烟台市7900万平方米城市供暖,每年可节约煤炭260万吨。”在16日上午举行的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韩宇骏介绍了公司推进碳排放管理、助力“双碳”目标的相关做法。
近年来,烟台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设了一批绿色工厂、零碳园区,推动建设、生产、材料和产品等全流程节能减排。规划建设了596平方公里的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预计到2035年,年发绿电2000亿度、年产绿色蒸汽880万吨。
绿色生活成为时尚——
打造生活中的碳交易应用场景
市民在生活中绿色出行减少的碳排放,也可以用来“换钱”。
“比如我们今天的大会,我们每个人绿色出行减的碳,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可以把它收集起来,在我们的平台上进行统一管理、交易,打造一些碳交易应用场景,比如说换礼品、乘公交、扫共享单车。”烟台市能源集团董事长张丰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碳达峰、碳中和不只是政府和企业的事,还与每一位市民息息相关。
论坛期间,烟台市清洁能源产业协会、烟台市公共资源(能源)交易中心、烟台绿色低碳综合平台、烟台能耗收储交易平台等多个机构挂牌,为碳资产的统一管理提供了良好开端。
绿色转型带来了居民生活的转型。烟台作为中国低碳城市试点、碳达峰试点城市,投用了中国首个数字化虚拟电厂,打造了一批零碳校区、零碳社区、零碳交通等示范场景。实施了中国首个核能零碳供暖工程,目前核能零碳供暖面积达到1250万平方米,工业余热供暖达到1000万平方米,计划3年内实现中心城区零碳供暖全覆盖。
(大众日报记者 从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