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金风吹拂的季节,枣庄广播迎来了它辉煌的40岁生日!
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初心不改,每一声电波的律动,都承载着枣庄广播人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他们用声音见证着城市的发展,记录着乡村的变迁,栉风沐雨,一路与时代同行,践行着自己的使命担当。为了庆祝这意义非凡的日子,新老广播人用深情的笔触,写下对广播对听众的时光告白。
一
李园:
退休已经十五年了,但我还是常常会在梦里回到那个录音间。
我对着话筒说:枣庄人民广播电台,枣庄人民广播电台。
那是1984年,枣庄广播的第一声。
那一年,我们告别大喇叭和广播站,从有线到无线。
那一年,鲁南大地的上空有了枣庄人民广播电台的呼号。
那一年我的电台诞生了,广播人有了自己的家。
听众朋友,我是李园,欢迎再次收听《青年之友》。当年给我写信的老听众,你们还好吗?
李丽:
我常常想,有多少听众还会记得我的声音,会记得《星期半小时》的李丽。
主持枣庄电台第一档直播节目,当时我真的好紧张,
是每天几十封的听众来信让我自信。
广播人啊,听众的认可就是最好的奖章。
那是1991年,新声路6号那个小楼的爬墙虎还没爬满屋顶。
那一年,我的电台7岁。
刘宏程:
听众朋友你好,我是宏程。欢迎收听枣庄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
这句话我曾经无数次地在收音机里重复,
那载着我声音的空中电波在鲁南上空问候过每一个人,
每一个四季。
时光不老,我的电台走过了四十年。
张乃睿:
我是乃睿。我的电台走过了四十年,我是这其中的30年。
我刚入职的时候,带我的老师说:
你要多用脚去走走脚下的土地,你要去看种子发芽,作物生长,你要站在田间地头听农民说话,你要融入城市的烟火,你要走进你的听众当中去,他们就是你,你就是他。
张 衡:
老师说,我们的声音是态度,要有温度。
直播间里没有听众,我们的心里都是听众。
电波到达的地方,都是我的听众。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好,我是张衡在电波中向您问候。
我想告诉你:今天,我的电台走过了四十年。
二
我的电台走过了四十年,
四十年,是传递也是分享,是陪伴也是聆听。
四十年,是见证也是参与,是记录也是讲述。
四十年,我们用电波编织梦想,穿越风雨,
四十年,声音启航, 照亮了无数颗渴望被听见的心房。
四十年前,设备简陋,条件艰苦,
广播人怀揣着满腔热情,用声音,
为枣庄带来了第一缕来自电台的问候。
那时的我们,青春如歌,激情满怀,
电波里每一声问候,每一句播报,
都是广播人,对这个世界最深情地告白。
四十年,我们从最初的几套节目,到如今丰富多彩的节目矩阵;
从只是收音机里的听见,到现在网络中的看见;
从只是简单地播报新闻,到深度解读时事、传播文化知识、服务百姓生活……
枣庄广播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它的每一次变革,都记录着时代的进步,见证着城市的发展。
从卡带到数字,技术的飞跃,不变的是那份情怀。
广播人在接力传承,在话筒前,讲述着枣庄故事,传递着温暖的力量。
三
四十年,多少年轻的面孔啊,带着同样的热爱与执着相聚到一起。
我们在话筒前相遇,又在电波中别离,
但那份对广播的热爱,却如同血脉相连,刻进心底。
从市中区新声路出发,
经光明路51号的广电大厦,到现在的传媒大厦,
我们用声音抚摸过枣庄的山山水水,
我们的足迹踏遍这块热土的每一个角落。
煤城蝶变、脱贫攻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
这每一场战役中,都有广播人的汗水和足迹。
每一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总能听到广播人在最前沿的鼓与呼;
每一次电波的跳跃,都是为发展鼓劲,为人民发声,为时代放歌。
作为新闻从业者,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
传递真实,引导舆论,是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不变的初心。
展望未来, 枣庄广播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新技术,
用更加丰富的节目形式,更加贴近听众的内容,
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光辉篇章。
四十年风雨兼程,我们不忘初心,
四十年砥砺前行,我们砥柱中流。
广播人,在用声音点亮希望,用情怀温暖人心,
共同迎接枣庄广播更加辉煌的明天!
我的电台四十年了,
四十年,声动鲁南,
我的电台四十年了,
四十年,声音依旧,
我的电台四十年了,
四十年,声声不息,
四十年,我的电台,声音正年轻。
四十年,我的电台,声音正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