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齐鲁海滨到雪域高原,山东省潍坊市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木林县之间不仅横亘着4000公里的遥远距离,还存在着4000米的海拔落差。自2002年第一批潍坊援藏干部踏上南木林县的土地起,一份深厚的友谊便长久地建立起来了。
高原变绿洲 打造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
“举目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这是二十多年前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的真实写照。南木林县地处西藏中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总面积8848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二人口大县。2002年,山东援藏干部抵达南木林县,开始了大面积的植树造林,誓把高原变绿洲。
2002年,拍摄于日喀则艾玛岗山巴村片区,现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 (图片来源:潍坊援藏工作组)
针对南木林县植被成活率低的问题,潍坊援藏干部充分发挥对口支援的优势,先从县城造林绿化开始,打造了潍坊林卡,让绿色首次走进了南木林县城,并总结出大苗、大坑、大水、深栽的“三大一深”栽植方法。同时,加强后期管护,树木成活率达到了80%以上。
2008年,潍坊市第三批援藏工作组进驻南木林县后接力植树造林,南木林县艾玛乡拥有了一片绿洲,环境逐渐变好;
2011年,潍坊市第四批援藏工作组经过实地调研,决定在南木林县雅江北岸建设生态示范区;
2014年,自治区启动了“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作为该工程的启动地正式启动建设,计划用17年时间植树造林15.1万亩;
2014年,拍摄于日喀则艾玛岗山巴村片区,现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图片来源:潍坊援藏工作组)
2022年,潍坊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接过“接力棒”,在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新栽了近万株树苗,形成了集沙地、湿地、草地、树林等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生态建设大格局……
如今,雅江北岸已树木成林,一批批山东援藏工作队,在雪域高原上造林4万亩,栽植苗木288万余株,建设绿色走廊林网、水渠100公里。经测算,相比2014年,南木林县雅江北岸刮沙尘的次数减少三分之一,核心区氧气含量提高5%,空气湿度增加10%,昔日的荒漠戈壁已然成为一片生态绿洲。
2024年9月,航拍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图片来源:潍坊援藏工作组)
荒地变良田 在绿水青山中开辟致富路
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项目以南艾路为“界”,向东向西分成两个片区,示范区内的农田内种植了土豆、青稞、油菜等作物。多年的辛勤付出改善了这里的环境气候,南木林县“艾玛土豆”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1.08万亩发展到2023年的4.8万亩。截至2023年,种植马铃薯的农民达到4274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0.17%。2015年,“艾玛土豆”还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3年,南木林县南艾路。(图片来源:潍坊援藏工作组)
2023年7月,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内的农田里种植的土豆。(图片来源:潍坊援藏工作组)
2022年,潍坊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积极对接潍坊相关企业、林业专家,引种了一批适应性强、耐寒的榛子树。
开辟梯田、开挖沟渠、修建蓄水池……经过一番整改,来自潍坊诸城的榛子树在这里扎了根。据援任南木林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的党锡强介绍,“项目占地40亩,栽植了4000棵榛子树,成活率达到90%以上。经过两年的成长,不少榛子树已经成功结果,预计等到丰产期,每年能够为村集体带来约十万元的收入。”
2024年8月,榛子树结果。(图片来源:潍坊援藏工作组)
荒地变良田,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给群众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也大大提高了当地群众的就业率。
造林不易,护林更难。南木林县是农牧业大县,群众一直保持着散养牛羊的习惯,树木经常遭到牛羊啃噬,容易出现非正常死亡。为此,潍坊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组建了60余人的管护队伍。在后续管护和植树过程中,潍坊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会同南木林县林业部门常态化为周边群众提供生态岗位,引导艾玛乡柳果村成立营造林专业合作社,培养和输出植树、管树技术人才,通过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中传授技术经验,带动全县4000余人务工就业。
山东援藏一直在把“生态援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只有守住绿水青山,才能创造出价值难以估量的金山银山。光阴荏苒,一批批山东援藏队伍接力奋斗,守护着珍贵的地球第三极生态,打造出了雪域高原上的“塞罕坝”。
(海报新闻编辑 王乐双 综合中国青年网、中国西藏新闻网、潍坊日报、海报新闻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