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疫情防控和司法办案“两不误、两促进”?薛城区检察院有益探索:

科技助力 司法联手同抗疫

作者:高峰 来源: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0-05-25 10:52:01

高峰

今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各地看守所实行封闭管理,这无疑切断了司法办案机关、当事人、律师与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间的直接沟通联系。司法实践面临“提审难、告知难、讯问难、认罪认罚协商难、开庭难”等重重困难。如何有效破解上述难题,成为基层检察机关面临的新挑战。

今年以来,薛城区人民检察院迅速转变思路,“另辟蹊径”着力破解难题,依托“智慧检务”平台联通看守所的专线,升级检察机关“远程视频讯问”系统,设立疫情期间“临时见证(会见)室”和“临时法庭”,为律师、当事人、法官等提供方便,保障了远程提审、会见、律师见证、远程庭审等一系列办案流程高效运转,实现了“防疫不松懈,办案不停步”目标,确保疫情防控和司法办案“两不误、两促进”。

创新“求变”聚合力

司法联手同抗疫

检察机关的“远程视频讯问”系统是最高检统一在全国各级检察机关部署建立的,全部实现了各级检察机关与本地看守所审讯室的互联互通。近年来,薛城区检察院先后出台了制度文件,界定适用范围,严格操作程序,通过强化案管、警务、驻所检察等部门联动配合,推动该院“远程视频讯问”系统深度应用,为疫情防控之下普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疫情发生以来,该院把全部针对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告知、讯问等工作,全部转为“线上”进行,已累计通过远程视频系统提审50余人次、告知80余人次,均取得良好效果。

疫情之下检察机关面临的现实困难,律师、当事人、法官等法律共同体同样面临,且求助无门。面对这一现实问题,薛城区检察院主动求变,第一时间与法院、公安等部门联合出台文件,就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的各类犯罪,实现信息共享、专案专办、案件协调、联合协作、线索移送等机制达成一致意见,并创新工作机制,用“请进来”代替“走出去”,将本院的远程讯问室变身为“临时见证(会见)室”和“临时法庭”,实现“一室多用”,为司法机关携手高效办理好疫情防控期间各类刑事案件,打造了一体化办案新模式。

“一室多用”搭平台

信息科技解难题

与法院共同搭建临时“审判法庭”。为有效解决案件起诉后无法开庭影响诉讼进程,及后续案件法院不得不与检察机关“借时间”,或延期、或被迫退查等情形带来的困难,经与法院等部门充分协商,薛城区检察院对已有的检察机关“远程讯问室”进行简单改造和设备更新升级,设立临时法庭。开庭时,各方均派员到检察院参加庭审活动,保证了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推动案件重新走入良性循环。临时审判庭设立以来,已累计开庭32案44次。孙某某贪污、受贿一案,春节前已开庭审理一次,如不能如期再次开庭,案件不得不面临延期或中止审理,经各方同意,在临时法庭如期开庭,案件现已顺利判决。

与律协共同搭建“律师见证(会见)室”。经与司法局、律师协会等部门沟通,薛城区检察院将本院远程讯问室作为开展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工作的律师“远程见证室”和“远程会见室”,供律师和当事人使用。律师和案件当事人只需凭相关手续,经审批同意后,即可在该院远程讯问室内,通过视频实现三方会面,共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释法说理、答疑解惑,确保了认罪认罚从宽工作的自愿性、公开性、公正性。目前该院办理的案件中,律师已远程见证办理认罪认罚从宽案件63件64人。原本单纯的远程视频讯问室,经过用心改造,实现了律师见证、远程讯问、远程庭审的“灵活切换”和“一室多用”,一站式解决了疫情防控之下提审讯问、律师会见、开庭审理等一系列司法办案现实难题,科技的魅力和威力尽显无遗。

“隔空对话”面对面

公平正义不迟到

薛城区检察院创设的特殊“审判法庭”,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为有效解决司法办案中的现实壁垒铺路架桥,打开了通道。在临时“审判法庭”内,合议庭成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齐集一堂,与羁押在看守所的被告人通过高清摄像头和麦克风“隔空对话”,实现了网上“面对面”。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控辩双方辩论、被告人陈述等环节依法有序顺利进行,庭审过程井然有序、流程清晰并伴有同步录音录像,被告人隔空认罪认罚,犯罪行为得到及时惩处。被告人党某某强制猥亵案当事人一直情绪激烈,多次到法院、检察院催促尽快结案,案件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开通后当庭宣判,看到被告人及时得到应有惩处,当事人纷纷点赞。

远程视频办案实现了跨区域、零接触、“面对面”,破解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疫情“缺席”的难题,依法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诉讼权利的行使,确保了各项刑事诉讼的正常开展和案件的如期审结,成为架设在司法机关之间和当事人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与纽带。

编辑:马园亮 责编: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