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山东能源枣矿集团田陈煤矿坚持以“重装备、高性能、自动化、少用人”为方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突出装备升级、工艺改进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进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及选煤智能化建设,为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最强大脑”指挥高效生产
“矿井采取集中制的思路进行管理,在生产的每个环节、关键设备、重点岗位等都安装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各类信息汇总到智能管控中心的数据系统,实时进行分析和判断,指导生产运营。”调度室副主任魏传金说。
据了解,该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将支架电液控制、煤机传感检测、工作面水处理和视频等系统信息,实时上传到地面调度中心,集控中心对数据集成处理后,生成直观形象的图表或模拟动画,操作人员据此对工作面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现了工作面运输系统一键开停、煤机记忆截割、自动雾化除尘等功能,彻底改变了依靠人现场操作煤机、拉移支架的传统作业方式。
智能管控打通“全身经脉”
“通过人员精准定位系统与多系统融合,让我们更加准确地掌握井下人员的实时位置和动态信息,为日常的生产调度及事故救援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矿井单班入井200人提供了技术保障。”信息中心主任魏忠奎介绍。
今年以来,该矿全面启动井下人员精确定位、无线通信、应急广播“三大系统”建设,强力推动安全管理由“人治”向“云管理”转变,目前该矿“三大系统”全部安装完成并正式运行,据介绍,该矿精准定位系统定位分站139套,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度高,数据传输智能化高等优点,对井下人员经过监测点的时间、地点信息进行自动检测,形成自动统计和监测管理;静态定位精确到30厘米范围内,动态定位精确到1米范围内,为实时掌握人员位置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矿为工班长及以上管理人员、安监员、瓦检员等人员配备矿用智能手机,通过井下无线通信系统,利用手机APP即可进行各类现场数据的采集、上传、交互、处置,实现与调度生产电话、应急广播系统互联互通、安全生产信息实时共享。同时,建成了井下全覆盖、无盲区的应急语音广播系统,机房、硐室及重点岗点配有视频通话设备,真正实现了井下和地面信息的无断点融合。
装备升级强健“内功”
“装备升级是引领智能开采的动力,做好智慧矿山这篇大文章,我们要紧紧抓住装备升级这个‘牛鼻子’。”该矿矿长刘小平说。
该矿以装备升级增长发展为抓手,多方面规划,多区域实施,提高资源回收率。在采掘工作面推广两巷超前支架,提升采掘装备机械化水平;在岩巷掘进方面,推广应用远程高清控制岩巷快速掘进装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岩巷掘进工效。在固定设备方面,该矿高效采用单轨吊运输、升级优化主副井提升系统,保证主提升系统运行安全;在供电系统方面,安装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地面高压供电系统运行状态,保证大系统供电安全。
“装备升级是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现在我们实现了‘减员提效、安全高效’的目标。以前综掘工作面生产人员每班需要14-16人,现在仅需8人。”副矿长刘世春说。
创客联盟智汇“新动能”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煤炭自动筛分、缩分一体机’,该设备每班可减少制样人员2人,每天减少4个人工,每年节约人工成本30余万元。”田陈煤矿创客李斌在枣矿创客联盟成果产业化推介会上说。
该矿高度重视创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以“思想+、技能+、安全+”为主要内容的“3+工程”,将岗位技能培训作为创新科技人才建设的龙头工程来抓,坚持“干学结合”原则,实施集中学习和轮岗自学等制度,促进职工岗位培训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开展“对接交流共成长、岗位建塑立新功”职工技术交流活动,把井下生产现场作为理论实践基地,采用“理论+实践”“课堂+现场”的培训模式,对职工进行技能升级培训,推动职工由“专岗专能”向“一岗多能”转变,使一批懂安全、有技术、善管理的综合型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任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