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就立体交通网 纵横通衢畅八方

——薛城区交通运输发展纪实

作者:寇光 董艳 李腾 来源:枣庄新闻网 2022-07-08 09:35:38

大地为琴路作弦,纵横捭阖总是歌。放眼今日的薛城大地,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直通南北,国省干道纵横交错、联线成网,农村公路通城达乡、进村入户,客货运输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一个流动的薛城正彰显出繁荣昌盛的活力。

筑康庄大道 纵横通衢畅八方

时光倒流到1962年,建区之初,全区仅有几条干线公路,道路通行状况差,全部为路面坎坷的土路。据统计,1990年,薛城区公路总里程290公里,其中,柏油路面仅有170公里。“都是烂路,出门一点都不方便,一下雨,路上全是泥,平时晴天也都是尘土,根本没法在公路旁边生活。”周营镇王楼村的王大爷说起过去的路就直叹气。

城市要发展,交通需先行。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薛城人拉开了修路的大幕。1990年以来,薛城公路建设全面发展,先后实施了京台高速、枣临高速、枣曹线、枣济线、山官线、郯薛线、店韩线等重大干线公路项目,通车里程不断增加,技术等级逐步提高,公路格局得到优化。截至2021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50公里,拥有4条高速公路、1条国道、5条省道,全区公路密度达到210公里/百平方公里。路互联成网,构筑了纵横交错、便捷互通的公路“大动脉”。特别是近年来,枣菏高速、京台高速改扩建工程先后通车,4条国省道新改建项目列入了《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内联外畅的公路网络为薛城经济腾飞提供了交通支撑。

织乡村路网 脱贫致富奔小康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曾是昔日薛城农村公路的真实写照。20世纪90年代起,该区开始大规模建设县乡等级公路,县乡沥青路、水泥路逐年增加。“那个时候条件可苦了,但大家伙都充满激情,交通局的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吃住都在工地上,既当指挥员,又当施工员,没有人叫苦,大家都想着把路修好。”回忆起薛城公路发展史,常年在公路养护建设一线工作的马瑞利感慨万千。即便如此,农村公路总量不足、通达深度不够、农民出行难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2003年以来,该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先后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工程、“四好农村路”三年集中攻坚行动、“户户通”工程,农村公路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截至2021年底,全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80公里,是90年代的3.6倍,县乡公路好路率达91%、三级路以上比例达78%,通户道路硬化实现全覆盖。如今,县道、乡道、村道已连成一张张网,延伸至千家万户,铺就了脱贫致富的坦途。

强服务保障 谱写惠民新篇章

公交的变化,就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公交的“成长”也从侧面印证着薛城的发展。枣庄公交薛城分公司的郭强是名“老公交”。他回忆说,2010年,薛城公交共有车辆119台,营运线路33条,车辆都是汽油车或柴油车,噪音大、污染严重,乘车环境差,售票靠“吼”,报站靠“吆喝”。2016年以来,该区大力倡导绿色交通出行,淘汰老旧客运车辆,全面提升客车性能,新上新能源公交车100余辆,极大地改善了车辆少、车况差的问题。同年,启动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工程,推动城市公交服务向农村延伸,先后开通城乡、镇村公交10条,设置站点228个。“以前开往俺镇上的都是私人班车,不光车烂、不准点,票价还贵!现在的车跟城里公交一样,真是舒服,只要2块钱,还省了整整一半呢!”沙沟西村农民刘玉玲高兴地说道。目前,全区共有公交车辆229辆,公交线路21条,城乡公交镇街通达率、行政村通达率均为100%,群众出行更方便、更快捷、更有幸福感。(记者 寇光 董艳 通讯员 李腾

编辑:赵瑞 责编:马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