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关系着“大文明”。今年以来,台儿庄区对城区府前广场、华兴路商业街、古运公园公厕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配置了扫脸取纸、蹲位显示等智能设施,公厕全部设置了无障碍通道、扶手、坐便器等特殊设施,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公厕增设了独立的第三卫生间,改造升级后的卫生间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二类公厕标准,这是今年以来,台儿庄区加强城乡环境集中整治的场景。
台儿庄区紧扣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集中整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立足健全环卫长效机制,让城市容貌更加清洁,台儿庄区建立了“三个一”生活垃圾收处体系,将城区及城乡接合部所有新旧小区全部纳入体系统一管理,依据作业流程,对城乡垃圾进行有序、规范、高效收运。
实施城市道路深度保洁,实行高压冲洗+机扫+人工普扫捡拾的联合作业模式,提高道路机扫率,城市道路深度保洁达80%,打造深度保洁示范区,让百姓出门休闲“席地可坐”。
优化垃圾处置,充分利用生活垃圾发电厂,开启本区域生活垃圾低成本无害化处置模式。
优化公厕管理,对全城区公厕进行改造提升,已完成府前广场、古运公园、商业大街3个主要区域公厕进行国家二类标准化改造;强化3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的运行管理,数字城管完成安装,36处农村公厕监控接入平台。
来古运公园游玩的孙阳高兴地说:“创城工作的开展,给我们带来了焕然一新的城市环境体验。在古运公园游玩,发现这里的公厕内部墙面、地面都焕然一新,无障碍通道、扶手、坐便器等特殊设施齐全,配置十分‘高大上’。在这里体验到了扫脸取纸、蹲位显示等智能设施,公厕外部还有夜间灯箱和外廓亮化,外观颜值和内在功能齐全。环卫设施的改造提升,是让城市更干净、更文明的好举措。”
在全区建设垃圾分类示范亭36个,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等宣教工作,建设垃圾分类主题公园一个、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一处,帮扶小组进镇街、进村居开展多种宣传活动,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满意度。
在创城工作中,台儿庄区精细化管理市容环境,强化对市容秩序的长效保持。
深化“门前五包”示范路创建,引导广大商户示范经营,主动参与城市管理。强化对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行为治理,拆除违法建设460平方米,拆除楼顶户外广告11处。
加强日常巡查,重点加强占道经营、车辆乱停、食品流动摊、夜间噪音、餐饮油烟、渣土运输车等治理工作,为市民营造安静舒心的生活环境。
完善全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充分发挥“城市眼睛”的作用,覆盖主城区,监控管理乱停乱放等城市管理问题,并发布到执法中队对违停车辆及时处置,提高了执法效率,活动开展以来共查处乱停乱放765辆次。
“良好的市容环境,对城市美容,改善投资和生活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兰屯镇闫浅社区居民王振说,“在创城过程中,台儿庄区坚持问题导向,从百姓最直接利益出发,不断提升城乡环境品质,改善了市容环境,道路变得干净整洁了,大家能够自觉遵守文明要求了。现在,非法营运三轮车拥堵BRT公交站台的现象基本看不到了,乱摆乱占摊点堵住道路交通的现象也基本没有了。老百姓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大家急难愁盼的问题都被解决了,我觉得这就是创城工作的意义所在。”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为此,台儿庄区加大投入,完善城市功能,让城市更加宜居。
推进城市道路改造,实施了广源路、玉山路、台中路西延、台北路西延工程,打通了台中路、台北路两条断头路,完善了城市西部片区的交通网络,缓解了交通压力。正在实施东顺路综合提升工程、日月潭路改造工程,将原7米宽道路拓宽至12米,全面提升道路交通、景观和防汛功能。
长效做好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对城区主次干道安装路口人行道警示柱30余个,为市民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实施城市易涝点设施改造,共改造雨水管网2550米,清理雨水井750个,建设入河闸口3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持续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开工建设了兰褀滨水公园、闫浅公园等绿化项目,完成7处口袋公园提升工作和8处口袋公园建设。
这一系列的变化,让运河街道北园社区居民李玉珍感慨道:“‘口袋公园’是老百姓身边最接地气的城市公园之一,没想到‘口袋公园’还能这么时尚,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小区后花园。北园社区公园离周围居民都很近,居民每天早晚都会来这里活动和锻炼,更加丰富了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记者 梁鸿雁 通讯员 贾礼章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