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目标强攻坚 唯旗是夺勇争先

——访枣庄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广部

作者: 梁鸿雁 来源:枣庄新闻网 2022-09-06 09:46:18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枣庄高新区深入贯彻“工业强市 、产业兴市”战略部署,以“重点工作提升年”为抓手,凝心聚力强工业、兴产业,育龙头、筑集群,锚定目标强攻坚,唯旗是夺勇争先,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彰显。

问:聚焦“1+4”主导产业培育,高新区全力做好“增量崛起”和“存量优化”两篇文章,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一是聚焦聚力招大引强,强势助力“增量崛起”。坚持招大引强、招高引新,紧盯世界500强、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等头部企业,持续深化与吉利、欣旺达、海王集团等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靶向招引了欣旺达30GWh动力电池及配套生产基地、海王健康产业生产基地、龙电华鑫综合锂电产业园项目、源网荷储一体化等一大批“百亿级”“龙头型”“标杆型”项目集聚高新,产业能级呈指数级跃升。截至目前,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50亿元以上项目6个,总投资736.33亿元。

二是培优育强主导产业,加速推动“存量优化”。紧紧围绕“锂光医智大”优势主导产业,在全区选取50家高成长性优质企业,按照“一企一策、扶优帮强、挂牌上市、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定向培育、精准帮促,推动天润新能源与韩国亿恩科合作提高电解液产能至13万吨,精工电子新扩1.6GWh电芯产能并新上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天瀚新能源新上3GWh方型高端锂电池项目,持续推动现有优质企业扩规提档、做大做强,全区在库“四上”企业达到314家,较去年同期增加86家,构筑形成“龙头引领、骨干支撑、增量带动、多点发力”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持续提升产业能级,平台赋能“变量提升”。围绕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远景目标,与市能源局联合编制锂电产业发展五年规划,持续突出锂电产业首位度,国家锂电检测中心正式被国际电工委员会批准为CB计划认可实验室(CBTL),正式进入国际标准化实验室序列;全区锂电产业集群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成为全省四个试点之一。

问:聚焦项目建设合力攻坚,“高新速度”是如何持续刷新的?

答:枣庄高新区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引擎,坚持纳统、纳规、纳税、纳融“四纳”导向,实行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大力实施专班工作法和重点项目“红黄蓝”管理,盯紧开工率、投资完成率、竣工投产率等关键指标,推动更多精力向项目建设倾斜、更多人员向项目建设调配,倒排工期、强化协调、挂图作战,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加速把项目规划图、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截至目前,省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5%,超时间节点45个百分点;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3.56%,超时间节点43.56个百分点,人民电器集团(山东)智能制造产业园、遥米2GWH锂电池PACK等17个项目部分建设或投产,项目开工率、达产率、贡献率再创新高。

问:聚焦产城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全域城市化战略有哪些新突破?

答:枣庄高新区用“公园城市”理念规划城市,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驱动、以生态优化为依托、以完善配套为保障,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完成“三区三线”最新一轮划定编制上报,全面优化现代产业新城空间布局。

高水平规划。顶格推动规划设计,按照“50年不落后、70年不改变、100年不遗憾”的标准要求,对标对表“雄安新区”规划理念,委托中规院进行前瞻性规划设计,确定“一轴连双心、九片享绿链”的总体空间布局,初步形成了张范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

高效率建设。按照“先产后城、产城互动”发展思路,加快推动先行区建设,先期谋划实施重点项目27个,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6个,航天新能源产业园、智光通信产业园、人民电器智能制造产业园等10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欣旺达、吉利欣旺达、人民电器双创中心等大标志性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片区现有龙电华鑫、蜂巢能源等重点在谈项目15个,努力实现以高端高质项目推动产业增效、城市提质。

高标准提升。开展城市品质提升攻坚突破行动,稳步推进光明路、宏图河沿线等重点城市片区建设,圆满完成井子峪片区、南石大集区域拆迁,东谷山棚改项目顺利上房,匡山路雨污水管网配套工程及光明路、燕山路、德仁路雨水管道铺设完成,科创绿廊、人才公园正式开放,全力打造生态优美的产城融合、低碳绿色新城。

问: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枣庄高新区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答:下一步,枣庄高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在新的赶超之路上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产业集聚,推动工业基础做大做强。围绕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目标,大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动锂电、光电、医药健康、智能制造、大数据等五大主导产业提质增效。突出锂电产业首位度,持续放大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示范效应,持续做优增量、做大总量、把握变量,实现以优势主导产业引领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提供坚实保障。

围绕科技研发,推动创新发展赋能聚变。利用区内现有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重点突破高能级平台创建,持续激发创新潜能。建强人才队伍,以人才资源推动项目突破,带动产业升级。用活用好“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政策红利,推广“积分贷”“人才贷”等科技金融产品,真金白银支持重大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持续增强发展动能。

围绕产城融合,推动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坚持全域城市化战略,加快推动光明路、宏图河沿线等重点城市片区开发,围绕“碧水绕城、清水润城”理念高标准实施城市更新,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深度开展张范产城融合示范片区详细性规划设计,建设产城融合、开放包容、低碳绿色的产业新城。

围绕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活力竞相涌流。持续放大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实行“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高效运作产业发展研究院和科技创新中心,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产业园区运营公司高管,充分激发干部活力。提升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强化亩均效益改革,深入开展“腾笼换凤”,加快推进闲置资产盘活,为项目落地腾出更多空间。

围绕固本强基,推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产业链上党旗红”行动,聚力打造“非公党建示范点”,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与“魂”。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将文明城市与“满意高新”创建有机结合,确保测评要求逐项落实,测评点位全面达标,推动市民精神文明素养持续提升。(记者 梁鸿雁

编辑:刘福龙 责编:马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