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是林业战线的技术标兵,也是村民心中的好第一书记,还是实践生态农业的新农人。他就是现任峄城区榴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的石祥。
石祥工作33年来,干一行爱一行,以山东汉子特有的那种朴实无华和执着坚定,始终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做群众脱贫致富的“铺路石子”,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果农的老伙计
怎样获得群众认可与信任?怎么和果农们打成一片?“你看我穿的就知道了。我最爱穿迷彩服,到村里去,随便一个地头就能坐下,跟群众交流很方便。”这是石祥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果农往往重栽轻管,树成活了就不问了,这就需要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跟农户说出个一二三出来,让他们听明白了,认可了,照做了,我们这些技术员才可以放手。”离开林业系统6年,一谈到果树养护,已经52岁的中共党员、科级干部石祥难掩兴奋和喜悦之情。
今年8月份,石祥到所帮包的逍遥村走访,看见农户正在给石榴树剪枝。技术员的习惯让他又按捺不住了。石祥先跟农户交流怎么剪枝更好,随后,习惯性地抢到果农手中的剪刀,真动手前再问一遍“剪掉行吗?”果农说“行”,“嘎吱”一声,石祥将树枝剪掉了。
石祥告诉记者,一定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群众,要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尤其不能以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自居,直接包办代替,那样群众不一定领情。“必须得拿出一定时间和群众交流,走马观花、到地头一站走,那不服人。细节上还要注意,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不能说一套做一套。”石祥补充道。
如今,当了24年技术员的石祥指导的农户遍布该区7个镇街,称呼也从小石变成了老石,而更多的农户愿意直接叫他“老伙计”。
村民的贴心人
“石书记,因为评为全国文明村,我们又享受了不少好政策,现在的村容村貌又有了提升,欢迎你方便时回村里来看看……”这是峨山镇城三村村民打电话向石祥报告好消息。
虽然离开第一书记岗位已经接近6年了,但每当有好消息,村民总会习惯性地第一时间给他们的贴心人石祥分享。
谈到城三村,石祥讲述了2015年6月他刚到该村挂职第一书记时闹出的笑话。一天早上到镇里点名,中午下起了大雨。路上一片泥泞,杂草和垃圾混在一起,不光是石祥“心爱的小摩托”转不起来,路况也不太熟悉的他,竟然找不到回城三村村委会的路了。
先修路!这个雨天的“乌龙”让石祥真正理解了村民的期盼,也坚定了他修路的决心。尽管上级有补助政策,但资金缺口依然很大。也是在修路中,石祥感受到城三村强大的凝聚力。村主任孟凡虎捐款5000元,大概是他的三年工资;困难老人孟庆秀老伴多病,儿子智力残疾,可他一下拿出200元,老人说:“我是城三人,修路我也有义务。”老少爷们一条心,还有什么办不成!仅用一周便硬化道路400多米;安装的24盏路灯照亮了全村;协调扶贫资金30余万元,帮助30余户贫困户发展大棚蔬菜,让老百姓找到致富的新门路。
为了尽快融入城三村,打开工作局面,石祥把城三村当成自己的家经营,不仅按照要求每月驻村,还租了房子吃住在村里,最长时间两个月没回家。
在石祥和村委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昔日破烂不堪的城三村变靓了。村容村貌的变化是一时的,村风民风的改变才能管长远。石祥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也把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之风引到城三村。举办少儿经典诵读比赛,举行家风主题的传统文化宣讲。当然,也不忘开展广场舞等娱乐休闲活动,还在全区的广场舞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石祥给城三村建立了一个微信群,群公告的一段话是他对城三村的期望:“咱是城三人,家住城三村。人行千里外,叶落还归根。孟母会教子,家中出圣人。吾辈当努力,秉承孟家训。”
2017年石祥第一书记期满离开后不久,城三村喜获省级文明村称号;2020年石祥又得知,城三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生态农业的先行者
2017年,石祥在老家古邵镇大汪村种了3亩小麦和大豆。由于不用农药、化肥和转基因种子,价格较其它地里收的小麦和大豆平均每斤贵0.2元,而且供不应求。
2018年在阴平镇工作时,石祥又指导东金庄村种了两个大棚的有机西红柿和黄瓜;2020年调到榴园镇,他又帮助南棠阴村的一户果农用生态法管理20亩的梨园,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生态农业一定是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石祥如是认为。不过他也承认,考虑到人们的认知、市场接受度等多种原因,生态农业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推广。
问及有多少农户开始尝试生态种植,石祥说:“专业技术人员要有超前意识,就得做大众还没有认可、但是发展方向正确的事。”
采访结束时,石祥对记者说:“我出身老百姓,又被评为市人大代表,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既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梦想。在这条路上,我心甘情愿做一颗默默无闻的‘铺路石’。”(记者 刘明 通讯员 马竞赛 孙晰 刘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