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大拿”炼成记

——记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吴显辉

作者:张孝平 李平 来源:枣庄新闻网 2023-12-19 08:59:45

从一名青涩大学生到供电工区主管技术员,再到如今的机电运输副总工程师,19年来,他用聪明才智和勤奋工作,默默地实践着一名技术工作者不悔的人生追求,先后被评为“山东煤炭工业生产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枣矿集团“青年大学生技术标兵”“青年榜样”“优秀科技工作者”,今年8月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荣誉称号。

他,就是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蒋庄煤矿机电运输副总工程师吴显辉。

技术攻关,冲锋在前

2004年,吴显辉刚参加工作不久,正值井下胶带机地面集中控制系统改造。他利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并提出建设性建议,为系统的改造安装节省了时间和开支,提高了工作效率。项目改造获得了2006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三等奖。

2005年,蒋庄煤矿实施主井绞车提升能力改造及35KV变电所改造工程。作为机电专业最年轻的一员,吴显辉被列为技术攻关小组成员,与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一同进行科技研讨,对施工改造方案多次研究修改,成功地完成了改造任务,其中《主井提升机300万吨/年提升能力综合技术改造》获得枣矿集团科技进步奖。

不仅如此,在35kv变电所无功补偿系统安装过程中,吴显辉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从材料的计划到调研设备的加工制造,从反复斟酌施工方案到把好安全关、质量关,项目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他超前考虑,精心安排。在他的带领下,工程技术人员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完成了无功补偿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自参加工作以来,吴显辉先后参与矿井机电运输自动化系统、主提升系统、矿井采区供电排水等系统的改造,研发了钢丝绳连接装置静拉力试验车、井下无人值守变电所电子门禁系统、防溃仓液压平推沥水闸门等创新项目,有力解决了生产技术难题。

供电安全,用心守护

35KV变电所被形象地比喻为矿井的“心脏”。如何让这颗“心脏”不出问题,更好地服务矿井的安全生产?

“我们为矿井供电系统安装了一个‘智能手环’,只要系统出现问题或者故障,‘智能手环’便会报警,问题就能得到及时解决。”吴显辉说。

该矿变电所的电缆在地下电缆室采用分层托架式敷设,电缆出了变电所,采用电缆桥架式敷设。以往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人工去巡查电缆设备故障情况。有没有更智能的方法既节省人力又能确保安全?吴显辉在这方面做起了研究。

他了解到,当前市面上有一种人体智能手环,它可以用来检测人体的心跳心率是否正常。受智能手环的启发,吴显辉想何不让设备也戴上一个智能手环呢?

于是,吴显辉带领他的团队,看图纸,查资料,通过无数次的试验,研发出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该技术由低成本的标准光纤制成,只需敷设一条光缆就可以实时监测沿线温度,只要设备出现问题,系统便会马上报警,能第一时间去解决故障,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该项目不仅提高了职工的安全系数,而且为矿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被省煤炭工业协会、省科技厅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机电技术,耐心传承

从事机电技术专业工作多年的吴显辉深知:一树不能成林,只有将技术传承下去,才能让一棵树变成整片森林。

2015年担任机电运输青年创新联合会会长以来,他积极挖掘创新联合会的潜力,带动专业青年技术人才在节能减排、节支降耗等方面大搞技术创新。利用劳模创新孵化基地平台,培养出一大批技术精英,其中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韩套轮获得中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教学平台“首席讲师”,成为枣矿集团唯一获此殊荣的技能工匠。

副井罐笼是副井提升系统的关键所在,自2007年更换使用至今,已经服役十多年,到了“退休”的年纪。如果按照惯例,像副井罐笼这样的重点大型工程一般都是外委施工,而且工期较长,势必造成矿井整体工作的被动。怎么办?

“我们靠自己的技术一样可以拿下这个‘庞然大物’。”吴显辉说。

他冲锋在前、敢于担当,利用检修时间,从施工前尺寸校对、施工材料准备,再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编排,每一项都进行全面准备。通过不懈努力,仅用36小时便完成了外委施工最快需要3天才能完成的工期,节约外委施工费用15万元。

作为矿区首家维修罐笼的单位,吴显辉利用技术公开课的时间,为机电专业的技术人员讲述怎样更加高效地更换罐笼的技术,让更换罐笼技术得以传承。

作为机电专业的带头人,吴显辉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毫无保留的奉献,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矿井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机电技术人才支撑。(记者 张孝平 通讯员 李平

编辑:高海翔 责编:马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