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利民便民 完善开放机制 开启精细管护

台儿庄公园绿地开放共享

作者:刘振江 贾礼章 来源:枣庄日报 2024-07-29 09:14:02

枣庄新闻网讯 近年来,台儿庄区坚持以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以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满足市民“出门5分钟见公园绿地”要求,突出城市特色,高标准规划建设公园绿地,打造了更多可进入、可体验、可交往的城市绿色空间,让人民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该区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城市。

坚持利民便民,满足群众需求。始终坚持“出门见绿、移步入园”原则,系统规划设计,打造多元化公园绿地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需求。以绿为底,打造多元场景。推进综合性公园、口袋公园、街角游园等多类型公园建设,构建多类型、多层级的公园体系,满足市民群众多元化的休闲需求,目前,已建成两岸公园、带状公园等公(游)园8处,口袋公园27处;推进城市绿道网络建设,建设兰祺滨水绿道、古运绿道、湿地绿道等,构建快进慢游的沿运交通体系和城市出行体系,并以绿道串联城乡,串起运河古城、特色乡村、生态湿地等景观节点,促进城乡公园绿地融合开放共享,目前,已建成各类绿道32公里。节约资源,扩大生态效益。坚持“生态筑基、绿色发展”的原则,注重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利用城市“边角余料地块”和“巴掌地块”打造精品口袋公园,并提档升级兴中广场花境、东顺路花境等15处城区道路节点,装点城市“后花园”,目前,全区新增及提升绿化面积40余万平方米,全区绿地率达到40.2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20平方米。全龄友好,丰富精品园景。按照“一园一主题,一园一风格”要求,加强儿童游乐、运动健身、休闲娱乐、自然科普等公园绿地空间、场地和设施的配套建设,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并融入大战文化、运河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打造特色品质公园,将绿色开放空间作为促进社会善治和文化传承宣展的平台,目前,已打造“月河”“战史”等主题公园10个。

完善开放机制,丰富绿色体验。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理念,下足“绣花”功夫,不断完善适应公园绿地开放相匹配的管理机制。颜值修复增靓力。下足“针”功夫,做好精细养护,每季度对公园绿地进行“体检”,从人性化服务、园林景观效果等方面持续进行完善提升,对于广进路带状公园、府前广场、兴中广场、古运公园等建成时间较早、内部设施老化、苗木品种单一的公园进行微更新,增加植物种类,美化园路,更新座椅、廊架等城市家具,进一步满足周边群众的休闲娱乐需求。公园轮休减压力。从时空两方面选择适宜开放共享的公园绿地,优先选择面积大、空间广、景观好、配套全的场地作为开放共享区域,并根据公园场景主题和特色,划定开放时段;对开放共享的公园绿地按照“一地一策”精细化管理,建立草坪轮休制度,半月为一个周期,及时对开放共享草坪和服务设施进行维护,确保绿色空间“常绿长靓”,2023年,已完成对两岸公园、月河公园、湿地公园等6个公园2万余平方米草坪的轮休维护。多元模式添活力。依托城市公园绿地集聚城市功能,创新“公园+课堂”“公园+健身”“公园+文化”等“公园+”丰富多元的游憩体验,与现有城市公园体系进行互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复合型的绿色生态网络,让开放共享更加多元,去年以来,两岸公园承办全省老年人持杖健走交流活动、写生大赛、春季亲子游园等各类活动近50场。

开启精细管护,推动共享持续。按照“放得开、管得好、行得远”工作要求,推进精细化管护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努力破解“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管理问题。智慧赋能强管理。依托数字化城管智慧平台,在全区公园绿地精准布点,安装高清摄像头50余个,构建了“点线面”规划格局,对部分城区公园绿地实时监控;同时,以城管执法单兵、车载监控为流动监测设备,平台人员第一时间发现环境卫生、园林景观、公共设施等方面问题,及时调度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实现“动与静”“陆与空”全方位、立体化、无缝隙覆盖,极大提高公园绿地管理效能。志愿服务增氛围。依托“绣花针”志愿服务队和社区网格员,将开放绿地管护纳入常态化志愿服务体系,定期以公园绿地为阵地,开展植绿护绿、垃圾分类、公园座椅征集、绿色出行等志愿服务活动90余次。探索通过选聘公园园长、义务监督员等方式,引导更多市民参与到公园绿地的管护中来,共同乐享家门口的“绿色福利”。市场运作提质效。坚持“人民公园人民建”的理念,通过公园市民信箱、城管开放日等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60余条,促进公园绿地更好地服务市民群众;探索引入市场化运营公园模式,规划契合公园特色的经营业态,通过公开招标、特许经营等方式引入优质企业和团队,让专业团队承担公园的运营管理;探索公园园长制,对公园广场精细化养护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实现管干分离,提高公园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记者 刘振江 通讯员 贾礼章)

编辑:刘福龙 责编:马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