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1月20日讯(记者 辛振东)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滚滚黄河在山东入海。千百年来,勤劳淳朴的山东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黄河岸边,使黄河成为山东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宝库。
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山东要扬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龙头,要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据了解,近年来,山东各地在利用黄河资源方面动作频频。济南建设黄河湿地公园、沿黄文化生态展示带;东营着力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高标准建设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黄河文化博物馆;滨州全力发展黄河风情文化旅游产业带,打造黄河人家乡村旅游品牌;菏泽依托黄河滩区建设黄河入鲁段优质农产品供给区,德州市打造“黄河国际生态城”等。 山东省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书画院副院长杜小荃说,近年来,山东省在利用黄河资源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来看,山东对黄河文化资源挖掘重视有余而着力不足,梳理较多而创新较少。主要存在着对黄河文化就地使用多、系统研究少、创新利用少三个突出问题。
杜小荃建议说,要树立“大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理念,加强黄河文化与东夷文化、齐文化、鲁文化及泰山文化、海洋文化、运河文化等特色文化的渊源关系研究。同时,要厘清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点内容,明确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目标定位。
在采访中,杜小荃委员以济南的龙山文化为例,具体阐述了两点建议。“龙山文化最典型的标志就是黑陶文化,我对当前黑陶文化的一些文化创意产品也有所了解。目前,这些黑陶产品的销售以个人力量为主,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杜小荃说:“首先,我觉得政府可以在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外,每年对黑陶工艺师进行修养上的培训,让他们意识到黑陶传承的是一种文化而不只是技术,技术的背后是要靠文化支撑的。”
杜小荃认为,在黄河自然和文化资源大放异彩新时期,山东应该紧紧抓住时代机会,讲好“黄河故事”,以成果转化为目标充分释放黄河文化资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