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1月20日讯(记者 梁雯 仪首歌) 随着社会对母婴护理服务需求普遍提高,“月子会所”在山东各地扎堆出现。在今年的山东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王成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作为一种母婴护理服务的新兴业态,“月子会所”无论在自身经营还是行业监管上都存在诸多问题。为此,王成华带来了《关于月子会所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加强监管的建议》。
(省政协委员 王成华)
王成华认为,目前市场上“月子会所”的资质良莠不齐。市场有需求,使得开办“月子会所”的市场主体也呈逐年增多趋势。但因为“月子会所”涉及住宿、餐饮、卫生、康复、生活料理等方面,涉及市场监管、公安、应急、人社、卫健、住建、民政、妇联等部门,缺乏明确的系统监管。这些问题让“月子会所”准入门槛较低,行业标准不明,也导致了很多没有经营能力、存在经营风险的“月子会所”跟风出现,有些开在居民楼里、有的注册成健康咨询管理公司,藏身在写字间里,而且存在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现象。很多“月子会所”在日常人员轮岗、家属看望消毒、消防隐患排查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不规范,普遍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王成华还认为,有些“月子会所”在内部管理上过于简单,服务质量缺乏保障。“月子会所”主要服务项目是为产后母亲和新生婴儿提供专业化的护理,高素质的月嫂是保障服务质量的首要条件。但调查发现,基层开办的“月子会所”,存在相当数量的无证上岗月嫂,少数甚至连健康证都无法提供。有些“月子中心”还存在对月嫂虚假宣传,制造“霸王条款”的现象。有些会所还冒充大牌正规“月子会所”的旗舰店,欺骗消费者。
针对“月子会所”的诸多乱象,王成华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建立行业准入制度,明确监管主体。建立明确的行业准入制度,达不到准入要求的禁止开设“月子会所”;明确监管责任清单,负责对月子会所的公共卫生安全、疾病防控等问题进行把关,制定具体的操作规范及行业标准,规范从业人员行为。
二是加强联合检查,规范市场主体资质。省卫健委、省市场监管局、省住建厅、省应急厅等相关部门,联合对登记注册的“月子会所”开展现场检查,对卫生状况脏、乱、差,没有消防设施的经营主体,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不允许继续经营;对无照经营的,依法从严处罚。
三是加大指导力度,提高诚信经营能力。省市场监管局、省卫健委、省应急厅等部门开展市场主体约谈活动,对行业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组织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进一步落实市场主体第一责任人的具体要求。
四是参照文旅部门对旅行社制定的旅游合同,强制“月子会所”使用行业制式印刷合同,摒弃霸王合同条款。在广泛调研和充分吸收行业协会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规范的《母婴护理规范合同》,并在较大规模的会所进行先期示范,逐步全面推广,增强会所对自身管理的要求。
五是开展深度治理,维护合法消费权益。除了治理经营资质、格式合同等显性违法行为,对较为隐蔽的违法营销行为进行深度治理。例如,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平台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依据《广告法》给予相应处罚;对采用门头牌匾、户外广告、宣传彩页进行宣传的,除对虚假宣传进行检查之外,要认真核查主体资质,对冒名顶替行为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给予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