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战“疫”期间,除了好好吃饭,关注身体健康,家长如何运用智慧加强亲子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在孩子面前应该是怎样的状态?父母活成什么样,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让心理专家来为我们支招吧!
一、放平。所谓放平,就是把孩子当成朋友,平等地对话。要跟孩子共同创造、交流互动;要相信孩子,一起前行。孩子不是你的下属,不能用来攀比、炫耀或者完成你未了的心愿和遗憾。任何事都要跟孩子商量着来。当父母以共同探寻的姿态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就会有主动性、参与感、责任感,对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负起责任来。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家长可以邀请孩子:你怎么看呀?你怎么想啊?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呀?假如真的是这样,会有什么不同呀?还可以有些什么想法呀?我们不要忘记把孩子照顾好的初心,不要忘了做父母的初心。孩子是一个独特的生命,需要平等地对待,平等地对话。
二、放低。面对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孩子有天然的敏感,我们要谦虚地向孩子学习,好奇地跟孩子一起去探寻。当我们像小记者采访大英雄那样,去好奇孩子是怎么做到的,去聆听孩子的声音,探索孩子内在的生命世界的时候,孩子就会有无穷无尽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如果父母总以知道很多的姿态和孩子沟通,久了以后孩子就不分享他的故事了。在这个复杂、多元的时代,我们应尽量做到保持谦卑。在与孩子互动的时候保持觉察和反思,有些是自己不知道的,和孩子一起做,自己看世界的边界就大了。父母要跟孩子一起去拓展,孩子的心灵世界,孩子的潜力、活力、创造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知道。
三、放手。我们不要以固定的思维来限定和框定孩子,要顺其自然,要让孩子水到渠成、浑然天成,要顺水推舟、借力打力。我们要学会放手。可万一放开了收不回来怎么办?要做到收放自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其中还是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的。父母要改变传统模式,意识到自己不是真正的权威,我们只是老爸老妈而已。我们要放平思路和姿态,放手让孩子去干。如果父母内心深处能保持这种宽广的大格局、大视野,承认自己也有不知道的,就会给孩子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时间,更加珍惜孩子的自主和自由。
父母跟孩子相处的时候要放平心态,放低姿态,放得下来,放手让孩子去发展,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和活力。父母是放平、放松、放下、放手,而不是放弃,不是放任。正是因为放得下来,才有机会提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