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美则曰清,日月双悬则曰明,天地之间,温暖晴和,是时清明。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但是,在这些节气中唯有清明兼具节日与节气的双重身份。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清明时节,人们对自己逝去的祖先和亲人,情感相系无法释怀,阴阳相隔之下,只能借助祭祀典礼供奉祭品,来表达对他们的无限思念。阴间的祖先和亲人之所以有我们这些后来人祭祀,是因为他们曾经的“积善”,因为有了“善”,才能“后继有人”。
我们的存在是因为“积善人家,必有余庆”,是“善”的继承的结果。“仁者爱人,亲亲为大。”想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和祖先等亲人,而现在他们却长眠地下,孤独寂寞……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就会明白自己将来也会和他们一样长眠地下,于是自然就生出思念的情感来。
因此,清明时节我们的传统做法就是去上坟祭祖,去“亲亲”。“一阴一阳之谓道。”逝去的祖先和亲人在阴间,是属“阴”;坟前的我们在阳间,是属“阳”。这一阴一阳的互动,就是“道”。
清明节,又是一个泪水和欢喜交织在一起的节日。清明的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国“士甘焚死不公卿”的孝子——介子推而设。然而,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
千百年来,我们选择在清明节与祖先和逝去的亲人进行对话,既有着生死离别、慎终追远的深切情思,又包含了万物更新、生机勃发的欣慰与感怀。
清明寄托了人们太多的“求新护生”愿望,一边是告慰故人,一边是迎接生命,是生死交接的重要关口。世间万物,就在这逝去和新生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物杨柳属流莺。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大多记物候,如霜降、芒种、大寒等等,用形容词来定义节气,清明是唯一的一个。
清明时节,杨柳新绿,蓓蕾初绽,到处洋溢着新嫩的草木气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象征着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所以在这样的时刻,人们都要借祭祀之机走出家门到户外迎春、踏青、赏花。
丁酉年清明前,我们全家回老家扫墓,在白山前麓的祖父母墓地焚纸添坟,不禁伤悲感怀,随吟为记。
麦青花红又一年,南去雁阵望飞还。
田间地头停车马,祖林处处见轻烟。
纸钱成灰化作泪,祭奠新土把坟添。
风开梨花千万树,青松栽满白山前。
清明节,在今天最大的功能,就是让我们追宗思源,学会知恩、感恩、报恩。这既是对生命源头的感恩,又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
也许正因为如此,清明扫墓和祭祀,历来不局限于自己的祖先和亲人,还包括我们民族与国家共同的祖先和圣贤、先烈。“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同姓组成家族,异姓组成民族,不同的民族组成了国家。
在祭祀过程中,家族、民族、国家的重大往事,借以得到一次次回顾和追忆,对历史的记忆,因此得以形成和保存,为中华民族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孙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