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国民党当局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实施重点进攻,鲁南地区被国民党军队重新占领。为粉碎敌人的进攻,华东野战军在鲁南、鲁中地区高度机动回旋,力求调动敌人,捕捉战机。4月至5月,华东野战军相继发动泰蒙战役、孟良崮战役,歼灭大量敌人,缴获大批轻、重武器和弹药。
孟良崮战役后,国民党军为了巩固后方,便集结重兵发动了“鲁南大合击”,妄图将鲁南党政军民消灭在抱犊崮山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各地精干武装以灵活的游击战术与敌人展开了反合击斗争,先后作战45次,粉碎万人以上的合击6次,小的合击11次。到6月初,由于敌人的反复合击,形势更加恶化。为避敌锋芒,保存革命力量,鲁南区党委及各地委审时度势,组织人员先后向湖西、鲁中和滨海突围。
6月初,鲁南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傅秋涛率区党委、行署、军区机关和特务团从天宝山一带向邹东香城、平邑西部的丰阳一带转移。第一、二军分区,基干兵团,滕县、凫山等县大队也都向香城靠拢,准备根据中央开始大反攻的要求,立足鲁南,打击敌人。接着,鲁南区党委、军区机关、部队等向抱犊崮山区集中。6月7日,敌人从四面合击抱犊崮山区。区党委和军区领导决定向苍山东部的涌泉转移。按照区党委的部署,被围困在云峪、艾湖、仲村一带的鲁南党政军民于7日夜突围。当突围队伍行至芦柞一带时,遭国民党军南、北、西三面围攻,区党委、军区当即决定向东突围,强渡沂河,进入滨海解放区。6月8日,突围队伍进至苍山县磨山以东时,天气骤变,暴风骤雨夹杂着冰雹铺天盖地倾泻下来。当队伍进至耿墩、涌泉之间时,情况更加糟糕,此地是一片方圆十余里的淤地,人称“八里湖”。在狂风暴雨、饥饿和劳累的折磨下,许多同志因支持不住而栽倒在泥水中;有时上前帮忙的同志也因身体无力,往往没将栽倒的人扶起,自己却也倒了下去。突围途中,倒在泥泞中的人数以千计,死于泥泞中的约有200人。经过艰难跋涉,突围队伍终于在6月9日胜利到达滨海区的泉源、店头、大官庄一带,受到滨海解放区人民的热情接待。
“六九”突围在鲁南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不但挫败了国民党的“清剿”阴谋,还为鲁南的革命保存了大批干部和精干武装,为返回鲁南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得到了华东局的肯定和表扬。
中共枣庄市委党史研究院(枣庄市地方史志研究院)提供 记者 王兆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