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师挺进抱犊崮山区

作者:王兆虎 来源: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1-07-20 18:05:00

1939年8月,第一一五师第六八六团由鲁西出发,过南阳湖,首先进入邹(县)滕(县)边界,于9月初进入抱犊崮山区。8月上旬,由王秉璋、黄励率领的师部机关、直属队由费县南下,于9月1日到达抱犊崮山区大炉。从此,津浦路以东也有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这对山东的日伪军和国民党军都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国民党山东政府主席沈鸿烈排挤山东纵队的计划也因此而落空。10月,陈光、罗荣桓到达大炉。

第一一五师到来后,除少数开明士绅欢迎八路军外,其余地主武装对八路军心存疑虑,采取敌视态度,大都关闭寨门,不让八路军进村与老百姓来往。针对这一局势,罗荣桓提出,在坚持统一战线、加强党的领导、联合友军共同抗日的前提下,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地发展党的组织、人民抗日武装和抗日民主政权的方针。

第一一五师进入抱犊崮后,枣庄地区党组织受上级党委和第一一五师双重领导,许多工作都是在师党委和陈光、罗荣桓等首长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和第一一五师主力部队联合动员群众,发展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1940年6月上旬,鲁南区党委在鲁南天宝山区的油篓村召开会议,宣布了区党委领导名单。从此,枣庄地区的党组织在鲁南区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对敌斗争。

9月中旬,根据中共山东分局桃峪扩大会议的决定,建立鲁南军政委员会,罗荣桓任书记,赵镈任副书记。鲁南军政委员会是统一领导鲁南地区抗日斗争的最高领导机构。

第一一五师到达后,罗荣桓就如何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问题多次指示第三地委书记宋子成,要不失时机地抓紧建立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为了促进鲁南地区政权建设的发展,第一一五师及第三地委抽出100多名干部,组成了若干个工作队,分赴各县进行发动工作。第三地委相继成立了峄县、临郯费峄四县边联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动委会的成立,对枣庄地区抗日政权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39年11月20日,鲁南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峄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王家湾正式成立。之后,峄县六个区政权也相继建立起来。

峄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罗荣桓亲自总结了峄县建政经验,并推广到鲁南各县。从1939年底至1940年春,鲁南先后建立了邹县、郯城、苍马、费县、邳县、临沂、费北、费南、泰宁、东海、滕东11个县级政权,38个区、171个乡(改造的108个)、2100个村庄(改造的1108个)的政权机构。这一时期是鲁南地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黄金时期。

在鲁南各县抗日民主政权纷纷建立之际,党组织又领导人民适时组建了鲁南各县抗日民主政权的统一领导机构。1940年6月,在费峄边区的九子峪(现属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召开鲁南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充分酝酿和民主协商,按照三三制(即在抗日民主政府中,共产党员、进步力量、中间力量各占三分之一)原则,选举产生了鲁南参议会和鲁南专员公署。鲁南著名爱国人士彭畏三当选为参议长,于化琪当选为专员。

(文图均为中共枣庄市委党史研究院提供 记者 王兆虎 整理)

编辑:马园亮 责编:池研